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圖據青神縣文廣旅局

  “這些天,每每回憶起中秋在青神這個插曲都讓我感動不已……所以還是決定寫這么一封感謝信,讓你們知道,我們一行人因為這些村民,在青神過了一個多么美好的中秋節……”

  9月23日,眉山市青神縣文廣旅局收到了一封特別的書信,這是一封寫給青神縣西龍鎮鷹臺村(現為觀金社區)村民的感謝信。游客周先生在信中提到了中秋節在青神游玩時的一段小插曲,這件事在村民眼中是小事,但卻讓周先生一家念念不忘,因此寄來了這封感謝信。這究竟是怎樣的一件事?

  9月24日,封面新聞記者分別采訪了周先生的愛人趙女士和被感謝的村民,從他們口中了解了這個溫暖的故事。

  中秋出行遭遇突發狀況

  “嘗試了很多辦法都沒能脫險”

  9月15日,中秋節放假第一天,趙女士和家人、朋友從成都出發,驅車一同前往青神游玩。晚上8點左右,趙女士一行人在一家農家樂吃完晚飯后返程時,由于對道路不熟悉,走錯了路,將車開到了鷹臺村6組。

  此時,6組的村民田樹珍和饒志華、張惠君兩位鄰居在屋外休息乘涼,遠遠地看到了趙女士一行人的車。“看到是川A的車,本來他們該直走的,結果右拐就到我們生產隊來了,開始我們以為是哪家的親戚,但看著他們一直往前面開,才意識到他們走錯路了。”于是田樹珍三人便朝著車大喊:“不要再去了,沒有路了。”

  奈何趙女士一行人并沒有聽到,繼續往前開。田樹珍三人便跟了上去,“因為那條路附近有條溝前一天晚上才漲了水,田埂是溜的,萬一不小心掉到溝里去了,這晚上都沒人知道,所以我們不放心,就跟著去看看。”

  正如田樹珍所言,趙女士他們開到頭,發現沒有路了,便準備掉頭返回,誰知由于鄉間路狹窄,其中一臺車掉頭時后輪不慎陷進了田里,無法駛出。“我們一行人嘗試了很多辦法都沒能脫險,焦急萬分,只能打電話給救援隊,等待救援。”趙女士說。

  村民拿著扁擔棒棒前來幫忙

  “能幫一把是一把,很正常”

  這時,田樹珍三人也趕到了現場。看到趙女士一行人的情況,她們就帶著趙女士的朋友去路邊撿磚塊。“我們就說讓她們先去看能不能墊起來,跟著來撿磚的人也留了我的電話,說看后面有需要再給我打電話。”田樹珍說,她后來想了想還是不放心,于是就和兩位鄰居一起回家叫人來幫忙。

  “我們三個婦女叫了各自的老公,又喊了3個村民,總共9個人,拿起扁擔、棒棒,騎著摩托車又趕過去了。”當田樹珍等人趕到時,趙女士她們已經自救成功,將車從田里開了出來。“但他們還是很激動,一直跟我們說感謝。”田樹珍說,在他們看來,這就是件很小的事情。“這么晚了,人家又落了難,我們能幫一把是一把嘛,這都是很正常的。”

  在趙女士他們看來,雖然車子最后不是村民們幫著抬起來的,但村民們義無反顧的善舉還是讓他們很感動。“如果我們沒有抬起來,他們也會幫忙抬起來;而且她們完全是自發的,也沒有說要報酬才幫忙之類的。所以我覺得最后幫忙成什么樣子不是最重要的,她們發自內心的善良才是最令人感動和敬佩的。”趙女士說,“而且她們看到我們的車就提醒了我們,還跟了過來;如果那天真的河里發了水,我們不慎開進去了,她們也沒跟過來,沒有人知道,后果不堪設想。”

  趙女士表示,當晚,由于著急返程,匆忙中忘記詢問村民們的姓名,只知道是鷹臺村,但村民們的善良和淳樸、溫暖和奉獻,深深烙印在他們心中。于是,在假期結束忙完工作后,趙女士和愛人周先生寫下了一封感謝信寄給了青神縣文廣旅局。

  她在信中寫道:“還是決定寫這么一封感謝信,讓你們知道,我們一行人因為這些村民,在青神過了一個多么美好的中秋節,這種來自陌生人的善意讓人覺得人間值得!今后,我們也會在生活中傳遞這份善意,千言萬語,謝謝鷹臺村的鄉親們!感謝青神的好山好水養育了這么多善良的人們!祝青神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