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白果坪保護站的工作人員在整理第三季度紅外線相機監測資料時,發現一臺安裝在大白包區域的紅外相機拍攝到大熊貓、四川羚牛、亞洲黑熊、斑羚等十余種珍稀野生動物畫面。
據了解,這是繼2022年在該區域首次記錄到大熊貓畫面后的再一次記錄,進一步突出了大熊貓棲息地修復成效顯著。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野生大熊貓
本次拍攝時間為2023年8月18日,畫面中可以看出,此次拍攝的大熊貓體型十分健碩,經專家判斷,是一只成年的大熊貓,較2022年相比,拍攝地為不同點位,證實該區域大熊貓活動相對穩定。
據介紹,大白包裸露的花崗巖是一種難得的礦產資源,開采花崗巖成了當地的經濟來源。2017年,大熊貓國家公園試點建設開始,大白包緊鄰唐家河與老河溝,是廣元市青川縣與綿陽市平武縣的交接點,也是岷山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熊貓潛在棲息地和生態廊道,進而被納入大熊貓國家公園范圍,礦場因此關停。唐家河正式對該區域開展生態修復和巡護監測,人們從“開采者”變為“保護者”。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亞洲黑熊
在大白包區域多次拍攝到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物畫面,是對唐家河開展生態修復的一針助推劑。目前,唐家河已開展大熊貓生態棲息地修復達1200畝,接下來,唐家河將積極做好大熊貓棲居環境修復改善工作,為川陜甘大熊貓生態廊道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陶濤 鄢懷林 紅星新聞記者 湯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