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江蕓涵
3月23日,2023年四川普通本科高校教學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會上透露,四川將實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建設首批10個左右省級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精準對接,制定我省示范性特色學院建設工作方案,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基礎是課程,靈魂是教材,突破是教改。今年,我省將選樹一批課程思政標桿院(系),推廣一批典型案例,協同推進“大思政課”建設,開展“十四五”本科省級規劃教材和省級教材研究基地建設,打造一批培根鑄魂、啟智增慧、適應新時代要求的精品教材。同時,遴選實施100個省級重大教學改革項目,集中培育下一屆優秀教學成果獎“種子選手”。
為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我省將支持高水平地方高校參與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戰略行動計劃(“419計劃”)、計算機領域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和系列“101計劃”,建設一批省級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做好“英才計劃”“強基計劃”有效銜接,超常規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啟動新一輪新工科、新農科、新文科項目建設,遴選建設一批省級全科醫學實踐教學示范基地和省級公共衛生實訓示范基地,推動基礎與臨床融通的整合式八年制臨床醫學教育改革。出臺大力推進應用型高校建設的指導意見,建設首批應用型品牌專業和應用型品牌課程。實施高階課程建設計劃和創新實驗行動計劃,遴選建設首批100門體現前沿學術成果、最新科研成果和技術創新成果的高階課程。加強四川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資源建設和共享應用,深入推進“虛擬仿真實驗教學2.0”,探索跨校、跨地區教研新模式,建強新型基層教學組織。
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首要是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我省將以深化“就業—招生—培養”聯動機制改革為契機,進一步強化本科專業統籌管理,加強專業設置前置審查,嚴格執行國家專業類教學質量標準,凡是未達到辦學條件的一律不予報備。支持有條件的高校開設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緊缺急需專業。組織開展新專業辦學條件復查,建立專業退出機制,督促學校及時淘汰辦學條件不足、就業率低的專業。
據介紹,我省將制定示范性特色學院建設工作方案,建設第二批省級現代產業學院、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啟動第三批產教融合示范項目的評選,繼續強化部門協同聯動,發揮項目的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