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碧紅

  堅持“四化同步”是新時代新征程推動新型工業化的必然選擇。推動新型工業化的同時,如何與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做到“同步”?在2月22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突出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 高質量推進制造強省建設新聞發布會”上,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翟剛就此進行了介紹。

  推動新型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方面,將深入實施制造業數字賦能行動,制定發布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路線圖,助力全省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全面加強現代信息基礎能力,以“5G+工業互聯網”推動傳統制造裝備聯網、關鍵工序數控化。大力培育應用新模式,加速產業迭代升級。

  推動新型工業化與城鎮化的良性互動方面,將主動適應以都市圈和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的城鎮化進程,積極推動重大生產力布局調整,具體就是突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總牽引,重點打造成都都市圈先進制造業核心區,加快“兩翼三帶”制造業崛起,強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和北翼地區制造業協同,打造瀘州—宜賓,南充—達州制造業組團,做強成德綿眉樂雅廣西攀經濟帶、成遂南達經濟帶、攀樂宜瀘沿江經濟帶制造業。著眼“五區”產業共興,推動資源地、研發地、生產地、消費地聯動,人、產、城協調發展。

  推動新型工業化與農業現代化的相互協調方面,根據四川的地形地貌特點,重點發展耕、播、管、收全系列丘區山區智慧農機裝備,發展新型農產品粗加工裝備,提高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水平。大力發展新型農用化工,加快發展水溶性肥、復合肥、測土配方肥和肥料增效劑,攻破高效、低毒、低殘留等農藥核心技術,為糧食安全戰略提供有力支撐。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工程、環保技術向農業生產、經營、加工、倉儲、流通、服務領域應用和滲透,加速農業農村信息化和數字鄉村建設。推動農產品加工業高端化精細化發展,做優川酒、川煙、川茶等優勢產業,助力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和實現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