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方案》提出穩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政策,完善農村承包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制度,進一步放活經營權,穩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創新。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推進房地一體的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實現形式。
在充分保障農民宅基地合法權益的前提下,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采取自營、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依法依規盤活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堅決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農民權益。
促進人才入鄉就業創業。允許入鄉就業創業人員在原籍地或就業創業地落戶并依法享有相關權益。推進和支持科研人員在涉農企業技術入股、兼職兼薪等,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推動規劃設計師、建筑師、工程師“三師入鄉”。鼓勵引導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銜接做好選調生工作和大學生村官工作,向重點鄉村持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健全常態化駐村工作機制,積極培育高素質農民。
推進城鄉規劃設計一體化。以縣域為基本單元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統籌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系統考慮土地利用、農業生產、園區建設、生態保護、環境治理、居民點建設、文化傳承、防災減災,實現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規范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統籌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生態修復、環境整治等。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前提下逐步引導人口向縣城和中心鎮集中,有序推動居民點集中規劃布局,加大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和鄉村風貌保護力度。
實施燃氣入鄉行動,建設安全可靠的鄉村儲氣罐站和微管網供氣系統。在平原丘陵地區實施規模化供水工程、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到2025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8%。
大力發展多元化鄉村經濟。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新建高標準農田1230萬畝、改造提升598萬畝,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將安寧河流域打造成“天府第二糧倉”,到2025年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提高到75%。高水平建設四川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四川省農業種質資源庫中心庫。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