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的客服剛開始按“正規流程”讓張女士發了手持身份證、銀行卡等照片,并稱貸款程序已經啟動并且辦理順利,公司已經放款到軟件中張女士的賬戶上,只需張女士從軟件中提取到自己的銀行卡即可。

  前期手續“一切順利”,但在提款時張女士遇到了麻煩,明明自己輸入卡號無誤,卻被系統提示錯誤。客服這時“提醒”張女士:“您在輸入銀行卡號碼時輸入錯誤,銀行卡已被司法凍結,需要往指定賬戶轉款就可以解除凍結,如果不辦理解凍的話,平臺將移交給司法部門。”

  隨即,客服發給了她一張“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文件。張女士看著這張寫著自己名字的文件瞬間蒙了,當看到文件中“騙取貸款罪”幾個紅字時更是十分害怕,毫不猶豫地按照客服的指示給“專用賬戶”轉了5000元錢。

  張女士在向對方轉了5000元之后,客服仍讓其繼續轉賬,她這才猛然醒悟過來自己遭遇了網絡詐騙。

  張女士收到的“文件”

  “要么看視頻復活,要么重來”

  “我就是在微信上耍游戲,過不了關就讓我看廣告。廣告里面說可以貸款,我點了一下就開始下載APP。結果我一分錢沒貸到,被騙走了5000元錢。警官,請幫幫我!”張女士立即沖到附近的派出所報警。

  九寨溝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民警夏天是該案的辦案民警,他表示,由于張女士受騙后由于報案及時,警方在接到報案后20分鐘內成功止付,目前,被騙的5000元已被凍結,下一步將返還至張女士手中。

  夏天表示,目前根據警方調查,沒有直接證據表明,張女士被騙是通過點擊觀看“羊了個羊”小程序視頻廣告鏈接被騙。目前,警方已將相關證據移交給反詐平臺,已對“天蝎優選”App已經進行了清理。記者多個平臺搜索,確實找不到“天蝎優選”App的身影。

  與此同時,記者從多名“羊了個羊”玩家處了解到,確實想要獲得“復活”機會需要觀看視頻廣告,廣告的內容復雜多樣,包括貸款、購物、基金會等廣告種類,通過視頻則可以直接進入平臺。

  根據媒體報道顯示,也有玩家在玩該游戲時被騙的情形。對此,記者多次致電“羊了個羊”背后的游戲開發公司北京簡游科技有限公司,電話均無人接聽。

  吳女士是一名資深玩家,從游戲上線開始一直在玩。“我很討厭那些廣告,但想要通關,不得不觀看,不然游戲就只能重來,但自己也從來沒有點擊過那些視頻鏈接。”

  警方提醒:網絡廣告魚龍混雜,網友常常難辨真假,貸款更需慎之又慎,堅決不向對方轉賬。

  “貸款軟件”中的屏幕截圖

  律師:游戲平臺若未盡查驗審核義務要擔責

  如果用戶通過游戲的彈窗廣告遭遇詐騙,最終損失該誰來承擔?四川允知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鄧曉林表示,該案中,“天蝎優選”App廣告明顯是以誘導消費者安裝并進行詐騙為目的而發布,并非合法真實的貸款服務廣告,應當認定為虛假廣告。發布虛假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損失賠償第一責任人是廣告主(即貸款APP運營者),但若案涉廣告平臺商承接該涉詐貸款APP廣告時,未依法盡責履行對廣告主及其廣告內容的查驗審核義務,則應與廣告主一起承擔連帶責任。

  鄧曉林指出,游戲運營方是否承擔法律責任,要看其對涉詐廣告的發布是否應知明知?若游戲運營方對涉詐廣告業務承攬有直接接觸或者明確的意思聯絡,應當認定為該涉詐廣告的廣告發布者,在未依法盡責履行查驗審核義務的情況下,也應與廣告主一起承擔連帶責任,甚至可能承擔發布虛假廣告的行政處罰責任乃至刑事責任。但若游戲中附載廣告等相關業務全部由廣告平臺商負責,游戲運營方不把控廣告平臺商在其游戲中具體推送什么廣告,那么,該游戲運營方就不屬于廣告經營者或廣告發布者,不會作為廣告經營者或廣告發布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此情形下的游戲運營方作為涉詐廣告的發布載體提供者,應當視為“公共場所管理者”,若游戲運營方未及時制止該涉詐廣告的發布、刪除相關廣告鏈接,受害消費者可以要求該游戲運營方作為幫助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

  (圖片由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