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市)公交的通

  滾動發車票價便宜

  毗鄰區域居民出行方便實惠

  □何努 趙權軍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城霖

  10月17日11時許,達州市開江縣任市鎮場鎮“新盛-任市”公交發車起點,背著背篼的老人、雙手提著一大口袋菜的年輕人等陸續登車。70歲的重慶市梁平區新盛鎮居民汪三文對這趟線路很熟悉,他常到任市鎮走親戚,“以前這趟線是班車在跑,票價5元,現在公交車只要3元,車也比以前多。”

  線路全長11公里,票價3元;滾動式發車,大約每15分鐘一趟。自2020年開行以來,這趟跨省(市)公交已穩定運行兩年多。目前,開江縣和梁平區分別投入4臺新能源公交車對開。

  公交車駕駛員李上勇告訴記者,每臺車每天跑12個單邊,共6個來回。兩個場鎮的逢場天,客流量更多一些,總體而言每臺車日平均客流量100多人。“發車相比班車頻次高很多,便利沿線居民出行和任市新盛兩地居民往來。”李上勇說。

  開江縣任市鎮與梁平區新盛鎮相隔一條數米寬的新盛河,一座聯盟橋串起兩地。跨省(市)公交的開通,毗鄰區域內眾多居民不僅出行更方便,生產生活也獲得實惠。

  任市鎮新街社區種糧大戶盧友倫,發展稻蝦綜合種養近500畝。他說,水稻收割、烘干借助梁平區的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進行,幾十噸、上百噸的糧食順利入倉。他家年產近3萬斤小龍蝦,其中約四成銷往梁平。運輸也很方便,只需把小龍蝦打包后放到農村客運班線上,梁平的客戶直接到車站拿貨即可。

  中歐班列(成渝)的通

  強化樞紐聯動

  助力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殷鵬

  10月17日,記者來到位于成都國際鐵路港的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場站內一派繁忙景象。

  時間倒回至2013年4月26日——首趟“蓉歐快鐵”(成都中歐班列前身)從中心站駛出,直奔波蘭羅茲,打破了西部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必須依賴沿海港口的歷史。

  除了助力四川對外開放,近年來,中歐班列開辟了亞歐運輸新通道,也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的重要一環——2021年1月1日,成都、重慶兩地同時發出2021年中歐班列(成渝)號首趟列車。這是國鐵集團首次批準成渝兩地統一品牌,并使用統一名稱開展品牌宣傳推廣,成為全國中歐班列發展史上的首創。

  “成都國際鐵路港積極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與重慶共同打造了中歐班列(成渝)品牌。”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鄭泉峰表示,今年6月30日,兩趟班列分別在重慶、成都兩地始發,承載著西部對外開放的使命,一路向西奔赴歐洲。目前,中歐班列(成渝)已累計開行突破2萬列大關,占全國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量的40%左右。

  “下一步,我們將擼起袖子加油干,通過強化樞紐聯動等舉措,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為四川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新高地的重要支撐。”鄭泉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