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突圍

  繪就多元鄉村振興畫卷

  一輛輛石榴運輸車行駛在會理山間地頭,采摘、套袋、裝箱、運輸……9月28日,會理市彰冠鎮古橋村,果農們十分忙碌。

  “我們村841戶,每戶每年的收入最低都在10萬元左右。”古橋村黨委書記褚廷國說,通過石榴種植,古橋村的勞動力全部實現了就業致富,還吸引了其他村的村民來務工。

  目前,會理已經建成42萬畝優質石榴產業帶,去年石榴總產量達74萬噸,產值達58.5億元,石榴種植面積和產量穩居全國八大石榴主產區之首。

  會理大力發展石榴產業,已經建成42萬畝優質石榴產業帶。王云 攝

  不僅如此,9月1日,會理市22噸2584箱石榴還首次搭乘中老班列發往泰國,開辟了走向世界的新通道。這也是四川農產品首次通過中老鐵路出口。

  記者從會理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2022年,會理石榴果品產量較2021年小幅增長,截至9月27日,全市石榴已銷售70%以上,預計果農銷售收入較去年增長。

  當前,會理市正聚焦“會理石榴現代農業園區爭創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目標,重點培育發展石榴全產業鏈,通過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促融合,進一步打造100億級石榴紅產業。

  會理還把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作為鄉村振興、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抓手,立足資源優勢打造“紅(石榴)、黃(烤煙)、黑(黑山羊)、綠(生態林果蔬)、藍(鄉村旅游)”五色農特產業新品牌。力爭到2025年,創建1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4個省級現代農(林)業園區、13個州級現代農(林)業園區,新培育建成18個市級現代農(林)業園區,全力打造中國西南山區現代農業產業強縣。力爭到2027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萬元,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94.17億元,實現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同步提升。

  城市巨變

  創建州域經濟副中心

  2022年上半年,會理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護林防火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市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高質量發展態勢持續。

  經涼山州統計局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反饋,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7.32億元,全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8元,同比增長8.0%。

  會理光伏新能源。王云 攝

  按照涼山州委九屆五次全會的要求,會理市要建成州域經濟副中心,做大做強全州第二經濟增長極。為此,會理積極融入涼山州“一核一谷三帶”區域發展新格局,依托會理既有基礎和資源稟賦,加快建成涼山南部區域文化、康養、教育、醫療、商貿物流、金融六大中心。

  “力爭在新一輪產業結構重塑中搶占先機,高質量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會理。”會理市委書記陳方勇說。

  在資源能源方面,聚力礦產資源補鏈延鏈,把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探索實施工業、農文旅產業等光伏“1+N”新型產業模式,力爭風電、光伏新能源裝機總容量達到200萬千瓦,建設涼山州重要的新能源示范基地。

  會理古城。王云 攝

  2022年,在入選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基礎上,會理突出文旅首位產業,全面提升古城核心區質量,擦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加快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會理還將持續推動文旅康養度假區建設,形成旅游產業全域覆蓋,打造宜居宜游、主客共享的全域化旅游目的地。力爭到2027年,實現游客數量和旅游收入雙升雙增,年旅游接待達到千萬人次以上、年旅游總收入實現百億元以上。力爭創建1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1個5A級景區、4個4A級景區、每個鄉鎮至少創建1個3A級景區、N個特色精品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