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假背后:

  有人竟“全家總動員”

  伙同妻兒生產、販賣假藥

  紅星新聞記者發現,在制假售假的背后,有的犯罪嫌疑人為了牟取暴利,竟然“全家總動員”。而這些被吹噓為“神藥”的藥丸,也僅僅是將廉價中草藥加工打磨成粉后,違規添加一些消炎解熱的西藥成份,再添加白糖、蜂蜜等進行混合制成半成品中藥丸,經過包裝后搖身一變成為“祖傳神藥”,通過互聯網平臺專門銷售給中老年人。

 ↑警方抓獲嫌疑人 ↑警方抓獲嫌疑人

  今年58歲的張某生幾年前在廣西柳州設立生產假藥黑作坊,從中藥批發市場買來牛大力、七葉蓮、橙皮等廉價中草藥打磨成粉,然后違規添加一些消炎解熱的西藥成份,再添加白糖、蜂蜜等進行混合,然后壓模、烘干制成半成品中藥丸,以每顆0.533元的價格出售給自己的小舅子何某友。

  從2018年至案發,何某友共通過微信轉賬等方式,向姐姐支付近190萬元,全部用于購買姐夫生產的假藥。何某友收到半成品中藥丸后,找到黃某龍、鄭某其、廖某等人印制了大量的藥品塑料小膠袋、外包裝盒及說明書。經過包裝后,這些假中藥丸搖身一變成為“神藥”,何某友再以每顆藥丸1元的價格批發銷售給下家韋某等人,獲利165萬余元。韋某加價倒手向梁某維等人銷售假藥丸,獲利13萬余元。

  另一個從事假藥丸生產、銷售活動的中年男子謝某林更是全家出動,他伙同妻子張某華、兒子謝某鵬為獲取非法利益,在網上購買原材料交給廖某毅等人,在廣西南寧家中加工成“神藥”丸。謝某林帶著老婆、兒子對藥丸進行包裝后批發給梁某維等人,非法獲利70余萬元。

  而梁某維與妻子在明知是假藥的情況下,通過網絡從韋某、謝某林處大量購買“神藥”系列藥丸,銷售給之前打工認識的下家李某等人,同時也在網上自行進行銷售,獲利57萬余元。

  至此,經過專案組連續作戰,輾轉廣東、廣西、安徽、貴州、河南等地,全鏈條打掉涉案金額達3000萬元的生產、銷售假藥案,15名犯罪嫌疑人悉數落網。目前,公安機關已移交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趙丹 紅星新聞記者 湯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