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疫情,也牽動著達州醫務人員的心。9月2日,來自達州大竹縣、宣漢縣、萬源市、渠縣等地的醫務人員緊急集結,陸續踏上了馳援成都的客車。他們在離開家鄉的時候莊嚴宣誓:“此次出征,我們一定不辱使命,圓滿完成好各項支援任務!”紅星新聞記者從達州援成都醫療隊了解到,本次共有近600人馳援成都。

他們早就做好了準備。來自大竹的徐波和來自萬源的張蓉告訴記者,達州建立了相應的應急預案,只要一發生疫情,早有準備的醫務人員便可迅速集結。此前,他們當中的一些隊員就相繼馳援過吉林、上海、鄰水等地,有著“打大仗”的經驗。“我們萬源的隊員下午四點半接到通知,緊急帶上自己的行李,然后收集抗疫物資,晚上8點半便向成都出發了。”張蓉說。
當時,成都的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但他們當仁不讓。張蓉說:“我和家人通了個電話就出發了,他們有一些擔心,但也很支持我的工作。”
次日,武侯區、雙流區、成華區等區域的成都市民,就看到了這群達州醫務人員忙碌的身影。隊員徐燕是宣漢縣人民醫院的護士,她和隊友們一樣,把家鄉的名字和自己的名字寫在防護服上,成都市民一看到他們,便知道支援的隊伍已經到來。家住武侯區華興街道的市民張先生說:“我們一家是從達州來成都定居的,看到老鄉來幫助成都,覺得很親切又很感動。”
“哪里需要我們,我們就到哪里去。”隊員們告訴記者,他們在成都志愿者的引導下,進駐各個社區,既為低風險區的市民做全員核酸檢測,也走家入戶,為中高風險區的市民上門做核酸。記者了解到,與萬源市支援成都核酸檢測隊一起出征的,還有一臺移動PCR方艙實驗室,按照10:1混檢標準,這臺方艙實驗室每日可檢測10萬余人次。
支援的任務并不輕松。張蓉告訴記者,來自萬源的隊員們主要到中高風險區,為市民上門做核酸:“這邊有一些老舊小區,沒有電梯,我們需要反反復復爬樓。”還有一批隊員在9月3日下午2時一直工作到晚上8時許,剛剛回到酒店準備休息,便又收到了緊急指令:“要求我們立即到成華區某小區進行核酸采樣工作,等到工作結束,已是第二天清晨6時許。”
但即使如此疲憊,他們也從不抱怨。即便他們很想去春熙路、太古里逛一逛,但為了讓這些地方重歸繁華,他們總是出現在最需要他們的地方。張蓉的孩子在成都武侯區讀高三,與婆婆爺爺住在一起。閉環管理中的她雖然與孩子近在咫尺,但卻不能見上一面。她說:“孩子最近在上網課,我還是很想去見一面,但只能告訴孩子,醫務人員在抗疫這件事上肩負的職責。”
他們的工作得到了積極的評價。“從大竹來的采樣隊對我們的幫助很大,不僅工作積極主動,我們平時的防疫任務安排部署,他們也都十分配合。”成都市成華區青龍社區的工作人員陳芳芳說,“這樣的傾情守護,我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中秋節前夕,在成都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國、全川醫療隊的馳援相助下,成都的疫情防控舉措成效初顯,社會面檢出病例人數和占比逐日減少。據了解,達州援成都醫療隊在中秋佳節當天,圓滿完成任務回到家鄉。而如今,成都全市已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隊員徐波告訴記者,隊內有很多年輕的醫護人員,都很想在成都逛一逛。來日,他們一定會在煙火成都,與春熙路、太古里相見。
紅星新聞記者 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