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蘭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獲悉,今日中午13時58分,最后一片長32米重148噸的T型梁穩穩落在川主寺3號橋橋墩,標志著成都至蘭州鐵路成都至川主寺(黃勝關)段(以下簡稱成蘭鐵路成川段)高原區段T梁全部架設完成,為成蘭鐵路全線貫通打下基礎。

  ▲T型梁架設現場

  成蘭鐵路成川段位于四川省境內,項目在成都青白江站與既有寶成線接軌,經德陽、綿陽至阿壩,在黃勝關與擬建成都至西寧鐵路接軌,設計時速200公里,線路全長約275.8公里,成蘭鐵路成川段高原區段松潘至黃勝關區間全長39公里,包含橋梁21座,線路最大坡度17‰,需架設T梁1346片。該段線路海拔平均在3000米以上,屬高原高寒地區,線路穿越黃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千佛山、寶頂溝等多處自然保護區。同時,地質條件具有“四極三高”的顯著特點,即地形切割極為強烈、構造條件極為復雜活躍、巖性條件極為軟弱破碎、汶川地震效應極為顯著;高地殼應力、高地震烈度、高地質災害風險,給架梁施工帶來極大考驗。

  ▲T型梁架設現場

  據中鐵八局成蘭鐵路工程指揮部經理張華介紹,高原空氣稀薄,缺氧嚴重,導致作業人員工作效率降低;其次高原氣候條件惡劣,晝夜溫差大,強對流天氣多發,雨雪天氣頻繁,對T梁的運輸和架設是一個巨大挑戰。同時成蘭鐵路高原段以長大隧道群居多,隧道內作業空間狹長,作業環境差,需要克服隧道通訊、通風、有毒有害氣體檢測、長大坡道運輸等諸多困難。為此,項目部制定高原架梁施工專項方案,通過加強氣象監測預警,控制運梁車車速,細化架梁工藝,全程視頻監控作業,并在運梁車上配置氧氣瓶、氣體檢測儀、雨具、常用藥品等,將每一輛運梁車變成移動的“補給站”,為高原區段施工提供了堅強保障。

  ▲T型梁架設現場

  截至目前,成蘭鐵路成川段隧道工程進入最后沖刺階段,站房、站后等工程正按要求有序推進。成蘭鐵路建成通車后,將結束川西北地區沒有鐵路的歷史,與既有寶成鐵路、蘭渝鐵路及川藏鐵路、成西鐵路共同形成連通西北與西南及華南沿海的干線鐵路通道。

  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恒 圖據成蘭鐵路有限責任公司

  編輯 譚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