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供壓力大
水庫調度精確到厘米級
“上個月形勢很緊張,我們打了一場‘保供戰’。”8月16日前后,紫坪鋪水庫水位一度接近825米(海拔高度,下同),較往年同期低了25米,情況十分緊急。
825米的水位高度意味著什么?王宏偉介紹,紫坪鋪水庫的死水位為817米,調度中心內部設定了一個預警值——一旦水位低于830米且持續走低,不僅電網安全難以保證,成都供水都將面臨嚴峻挑戰。眼看水位持續下降,紫坪鋪水庫調度中心緊急向水利廳和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匯報水庫蓄水和來水情況,請求及時調整水庫調度運行計劃。
一邊是當時持續增長的用電負荷,亟需各大水電站提供更多電力支援;另一邊是蓄水量的大量消耗給后期蓄水保供帶來的巨大壓力,這讓當時的紫坪鋪水庫調度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在上級各相關部門的協商下,紫坪鋪水庫確定了一個824米的最低水位‘紅線’,這樣824米與死水位之間,還有5000多萬立方米的可用蓄水,可以保證極端情況下成都、德陽、眉山等地一周左右的生活用水。”王宏偉介紹,為了守住這條“紅線”,他和同事們24小時守在調度室,每天不間斷進行水情滾動會商,及時向水利廳、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報告來水和蓄水情況,水庫調度甚至精確到了厘米級。
調度以厘米計,凸顯了當時保供的壓力之大。
8月21日,我省啟動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一級應急響應,實施“以水定發、以發定用”的電量分配控制方式。與此同時,精細化的調度也讓紫坪鋪水庫牢牢守住了824米“紅線”。此外,隨著流域降雨量的增加,紫坪鋪水庫抓住有利時機盡可能攔蓄雨洪資源,截至9月7日中午,水庫水位已回蓄至848米。
除了紫坪鋪水庫,9月,全省其他水工程或將陸續迎來蓄水良機——據氣象部門預測,本月全省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各主要江河來水量以接近常年或偏多為主。
“以往七八月份水庫蓄水多,但今年水工程蓄水嚴重不足,后期降雨落區、有效降雨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蓄水保供的壓力一下子都落到了九十月份。”省水安全與水旱災害防御中心抗旱室主任陳尚書表示,全省水工程蓄水壓力陡增,如何提前謀劃,既要看天氣,又很考“手藝”。
算好“兩筆賬”
統籌防洪與蓄水等,有效提供水源保障
“現在水庫水位超汛限水位3米,運行正常。”9月7日中午,四川省綿陽武都引水工程建設管理局武都水庫管理中心主任楊向前坐在值班室,實時關注水庫運行情況。

汛限水位又稱汛期控制水位,是確保水庫發揮防洪功能而設定的水位參數指標。原則上,汛期(5—9月)水庫水位要嚴格執行,不能超過。為何武都水庫目前可以超汛線運行?
“這是我們嚴格評估并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了的。”楊向前表示,主汛期涪江來水顯著偏少,但武引灌區當時又正值秋糧生產的關鍵時期,水庫蓄水量消耗巨大,為了保障后期發電迎峰度冬和秋糧生產之需,武都水庫必須盡一切可能攔蓄雨洪資源。
當然,目前仍處汛期,提前謀劃蓄水要提前算好“兩筆賬”。
首先是“安全賬”——蓄水的前提必須是防洪安全。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長、水利廳副廳長譚小平表示,要統籌考慮防洪、蓄水、發電,運用好“大水調”工作機制,在保證防汛安全前提下,科學調度水工程,充分攔蓄有效徑流,實現雨洪資源最大化利用,為迎峰度冬、秋糧豐收和城鄉供水提供水源保障。
“其實,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我們從8月底就啟動了蓄水計劃,大大早于往年,目的就是盡可能地攔蓄洪水,為下一步保供儲備水源。”楊向前說。
此外,還要算好“長遠賬”——既干在當下,又謀劃長遠。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各水工程主管單位要充分考慮極端天氣,立足后期降雨偏少或有效降雨不足等最不利情況,提前做好水資源的籌集和儲備。以武都水庫為例,四川省綿陽武都引水工程建設管理局已編制好汛末增蓄方案,力爭利用好每一輪降雨過程。
極限思維、系統觀念、備份考慮,這是近期水利廳召開相關蓄水保供會議經常提及的高頻詞匯。根據部署,主負荷區控制性水工程要“一庫一策”制定邊防汛邊蓄水方案,提前1個月開展蓄水工作,逐流域、逐庫分類指導蓄水保水,力爭11月達到蓄水預期目標,盡早“收復失地”,為今冬明春的水、電保供蓄足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