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
跋涉10小時救助被困群眾
在挺進海螺溝的這段時間里,24名特警都經歷了些什么呢?
四川瀘定6.8級地震發生后,甘孜藏族自治州公安局特警支隊第一時間集結,是第一支挺進海螺溝景區的隊伍,他們率先探路摸排災情,營救被困群眾。
甘孜公安特警支隊王萬銳介紹,5日下午3時左右,他們就開始徒步進山。“我們當時接到任務,要第一時間進入海螺溝景區查看那里的情況,進山的路上遇到了慌亂的村民,但是大家看到我們都很激動。”
海螺溝景區是國家5A級景區,擁有世界上同緯度海拔最低、落差最大的現代冰川。這樣的奇特景觀在余震、滾石、暴雨中,卻遍布危機。
道路中斷,特警們便徒步疾行十幾公里。河流擋路,他們就借助倒下的樹木、隨身攜帶的繩索過河。向陽坡、杉樹坪、海螺溝一號營地、青石板、海螺溝二號營地……
“有群眾勸我們,不要再往里走,太危險了……”此次帶隊者、甘孜藏族自治州公安局特警支隊戰訓勤務科科長徐凱回憶說,山里余震不斷,落石不時從頭頂飛過,但特警毫不猶豫,繼續挺進。
5日23時許,特警隊員已在危險中跋涉10個小時,發現并救助被困群眾100余名。此時,他們不顧群眾勸阻,繼續前往距離磨西鎮最遠的海螺溝三號營地。
前往海螺溝三號營地的路最為兇險,塌方、泥石流淹沒了原有的道路,奔波一天的特警隊員舉著手電筒,向黑夜一步步走去,成功發現并救助被困群眾200余名,沒有一名群眾受傷、死亡。
7日19時,細雨,特警隊員將被困的216名群眾逐一送上直升機,安全撤離。將最后一批被困人員送返后開始持續降雨,直升機不再具備飛行條件,無法接應救援特警返程。
在特警滯留的兩天一夜,總部僅靠衛星電話與其保持聯系,由于余震不斷,天氣驟變,8日中午衛星電話斷聯。
在失聯二十多個小時之后,衛星電話終于撥通,救援指揮部和滯留孤島的24名特警取得聯系,全員平安,指揮部第一時間聯系直升機落實啟航情況。
全員平安:
用樹枝舉國旗為被困人員“打氣”

9月10日上午,24名特警全員平安歸來。
“在海螺溝里,我們每天都睡在地上,從來沒睡在房屋里,每路過一個地段,我們休整的時候,我就必須要進行一次點名。”甘孜州公安局特警支隊戰訓勤務科科長徐凱說,在這期間,他一邊組織特警隊員繼續開展工作,一邊不斷嘗試與指揮部聯系。再加上余震不斷,大伙兒只能原地等待,監測沿路情況,24小時輪流站崗。他說自己要保證24名隊員,一個都不能少!
困了就睡在潮濕的地上,因此不少隊員身上都長了濕疹;餓了就到處撿樹枝,一邊燒火取暖,一邊靠烤土豆充饑。
前行路上,隊伍用樹枝當旗桿,舉起了國旗。“國旗是我們隨身帶的,這對于被困群眾來說,在心理上是莫大的心理慰藉,而且用旗幟來引領我們前進的方向,舉高一點,后面的隊員也能看見。”
“現在想起來,還是后怕,但救出了被困群眾,也將兄弟們平安帶回,我對自己的評價是‘不負所托’!”33歲的徐凱聲音早已沙啞,身上的灰塵、眼睛里的血絲、指甲縫里的泥巴,盡顯疲態,只有挺直的腰板彰顯著一名特警的尊嚴。
如今,24名特警已經全部平安歸來,他們每個人都值得被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