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
8月28日,四川疾控急性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主任醫師吳朝學正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一線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就在8月25日,他才從川藏交界處金沙江大橋處一處特別的“入川即檢關口”離開。

原來,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縣和西藏自治區昌都市芒康縣交界處,過去設的“入川即檢關口”——巴塘縣“竹巴龍健康服務站”(原來設在巴塘縣竹巴龍鄉衛生院附近)因疫情防控需要靠前挪了1.4公里,直接“搬”上金沙江大橋橋東面。
入川“西大門”的這個卡點,自此多了上百名健康守門人。“請大家有序排隊。”從8月8日至今,在交界處總能看到四川醫務人員、公安干警、機關干部及志愿者等卡點工作人員24小時輪班工作,分別進行入川人員和車輛數據的采集和核實、核酸檢測、入川車輛及卡點周圍環境處消毒消殺等。
這是四川首次將“入川即檢”關口前移。“入川即檢”是四川通過技術賦能探索的系統性防疫創新舉措,主要是對省外隨車人員查驗健康碼、行程碼、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后,結合卡點核酸檢測結果進行綜合風險評估,再進行分類管理。
省衛健委副主任徐斌介紹,自8月8日起,四川在金沙江大橋2個連接處——318國道甘孜巴塘與昌都芒康交界、317國道甘孜德格與昌都江達交界設下2個新“入川即檢”關口,甘孜州巴塘、德格2縣分別加強昌都市芒康、江達2縣溝通協作,提前開展人員轉運信息采集和核查排查工作。“通過‘入川即檢’環節前移,能最短時間內找到感染者,協助當地轉移滯留旅客,盡量降低四川疫情防控風險。”
這些舉措是四川“入川即檢”舉措的“再優化”。據省衛健委統計,自2022年4月20日實施“入川即檢”舉措以來,已從省外入川人員中檢出感染者208例,均在第一時間管控到位,其中2例通過省外協查,發現省外當地已出現隱匿傳播,起到及時預警、聯防聯控作用。
“入川即檢”舉措只是四川疫情處置的創新舉措之一。早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初,四川即采取分區分級管控措施,抓細抓實重點場所疫情防控,開展多輪重點場所專項檢查,制定完善高考、體育賽事、重大經貿會議等防控指導方案;2021年,四川天府健康通上線以來,積極探索“三碼合一”“一碼兩系統”等,率先在全國使用場所碼……兩年半以來,四川總結出以“追陽斷鏈”為核心的扁平高效指揮體系、“傳統+基因測序+大數據”的精準流調、專案專班防止爆點等多種創新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