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于婷
“截至7月9日,我們今年一共處置了341起抓蛇的警情,其中僅5月份就處置了110起。”隨著進入夏季、天氣轉熱,蛇類也進入了頻繁活動期,四川攀枝花市消防救援支隊119指揮中心就常常接到市民的“抓蛇”求助。
7月9日早上9時許,又有一條菜花蛇悄悄“溜進”居民家院子里。接警后,公園路特勤站5名消防員立刻趕往東區望江苑。“你好,請問蛇現在還在原地嗎?”一路上通訊員不斷和報警人聯系,獲取最新情況。到達現場后,消防員發現有很多人在圍觀,其中還有2名帶著玩具車的小朋友,一條菜花蛇就躺在負一層水溝里。隨后,兩名全副武裝帶著捕蛇夾的消防員來到蛇的盤踞地,眨眼間輕松完成抓捕任務。
“報告支隊,公園路特勤站現已到達金沙江畔,根據視頻可以看出周圍500米內無人員居住。” 據了解,為了減少抓捕過的蛇再次返回,攀枝花市消防救援支隊規定要將其移交給相關部門或送到方圓500米無人員居住的空曠野外放生。此時,室外溫度已近30度,當劉賢盛脫下頭盔,已是滿頭大汗。他們在抓蛇時必須著滅火戰斗服、滅火救援頭盔、防穿刺手套等全套防護裝備,以防被蛇咬傷。
攀枝花位于四川盆地的金沙江谷地,受地形影響不易散熱,加之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氣流,“焚風效應”明顯,全年氣溫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偏高,同時處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帶,日照長,太陽輻射強,降雨量集中,非常適合蛇類生活,因此攀枝花全年都有蛇類活動,到夏季尤其活躍。攀枝花市消防救援支隊119指揮中心的接警員胡朋介紹:“2021年處置了596起抓蛇警情,截至7月9日是232起,今年同一時間段是341起,同比增長了47%左右”。
據了解,針對攀枝花蛇類較多的情況,支隊制定了一系列舉措,下發了捕蛇警情處置提示,提示中分析了蛇毒的致病機制和中毒癥狀,規范了現場處置的程序,明確毒蛇咬傷后現場緊急處置方法,并統計了全市蛇毒血清儲備情況。同時對捕蛇的裝備器材和個人防護進行明確要求,除了個人防護措施,為了與蛇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捕蛇夾在原來1米的基礎上增加了1.5米的款式,現場指揮員可根據蛇的大小和毒性合理選擇合適的長度。
“攀枝花的蛇都比較膽大,不是在路邊就是人家家里的各種旮旯,總之只有你想不到的地方沒有他們不會去的地方。”抓了無數次蛇的消防員曾鵬調侃道。菜園石縫里、公園路邊、電瓶車后蓋、汽車引擎蓋內、房屋橫梁上……消防員在常年和蛇斗智斗勇中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捕蛇達人”。
那生活中遇到“私闖民宅”的蛇該怎么辦呢?消防員提醒,應保持鎮定,切不可主動去攻擊它,與其保持距離,并及時撥打119向消防部門尋求幫助。若不幸被咬傷,一定保持鎮定,盡量少活動,使傷口部位盡可能放低并保持局部相對固定,及時送醫,同時要盡量記住蛇的體貌顏色特征,以便醫生的診斷治療。在無法立即送醫診治或等待救援的情況下,看看有沒有橡皮筋、繩、布條、藤之類的,在傷口近心端約10厘米的部位進行包扎,防止毒素蔓延,有條件時可以用凈水反復沖洗傷口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