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瀾
當建筑企業發展面臨困難時,行業主管部門應該怎么做?
7月6日下午,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程剛在線直播,解讀四川不久前印發的《支持建筑業企業發展十條措施》。培育、優化、減負,在直播中,程剛娓娓道來《十條措施》中的重要內容。
“四川省建筑業總產值居全國第五、西部第一,但與江蘇、浙江建筑強省相比,無論是總量規模,還是結構水平,都存在一定差距,建筑業‘大而不強’的特征明顯,發展方式粗放,加之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很多困難。此時的市場環境和企業,亟需相關政策措施,既解決當前面臨的困難、問題,又能著眼企業長遠發展、提質增效?!背虅傉f,《十條措施》主要涵蓋了培育骨干企業、推動戰略合作、優化營商環境、減輕企業負擔、金融財稅支持、完善服務體系等10條含金量高的“干貨措施”,“措施一出,就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建筑企業的普遍‘點贊’。”

焦點1:怎么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建設“建筑強省”必先“建筑強企”。四川省有5萬余家建筑業企業,企業“多而不強”。這時,就需要骨干企業示范引領帶動整個行業發展。
《十條措施》中,第一部分便是“培育骨干企業”。
鼓勵省內骨干企業與入川大型建筑企業組建聯合體,投標參與城市軌道、地下綜合管廊、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市(州)以骨干企業為主體、以股權多元化等方式籌建“大建工”集團等,都是“建筑強企”培育行動中的一部分。
程剛說:“此外, 我們還加大了資金獎補力度,支持各地對年度營業收入首次邁入1000億元、800億元、500億元、100億元臺階的建筑企業,分別給予相應資金獎補。為了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從省級城鄉建設發展專項中安排資金予以相應比例的補助?!?/p>
焦點2:從哪些方面為企業減輕負擔?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社會背景下,如何為建筑企業減負成為了一個重要命題。減輕企業資金壓力、拓展企業融資渠道,《十條措施》主要是從這兩個方面來入手?!?/p>
在減輕企業資金壓力方面,《十條措施》對以保函等替代繳納現金的方式予以明確。同時要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工程建設項目,投標保證金不超過項目估算價的1%。“這類項目主要是指房建市政項目,比如辦公樓、醫院、學校等,這也直接減輕了施工企業的負擔。”
程剛表示,建筑業產業規模大、對經濟社會發展帶動作用強,同時建筑行業也屬于輕資產行業,企業抵押物、質押物不多,融資渠道相對單一,融資難、融資貴已經成為制約和影響我省建筑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因素。為解決好上述困難問題,《十條措施》中提出“建立完善政銀企合作機制,拓展融資渠道,推行信用良好的建筑業企業以工程施工合同、施工許可證等作為增信措施申請銀行貸款”等。這些措施拓寬了建筑企業的融資渠道,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金融支持,解決企業現實難題。

焦點3:四川怎么提升建筑勞務品牌的競爭力、影響力?
在直播時,程剛除了對《十條措施》作出解讀,還回答了網友的提問。其中一條來自網友“南瓜”的提問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在提升四川建筑勞務品牌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方面,我們四川具體會怎么做呢?”
程剛表示,四川是人口大省,也是勞動力資源大省,截至目前,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達到2682萬人,全省建筑工人約485萬人,占轉移就業總數18.1%,建筑業是吸納勞動者就業的主渠道。
去年11月,四川省住建廳等11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加快培育新時代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實施方案》。高質量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培育基地建設,支持骨干建筑企業、職業院校與建筑勞務輸出市、縣共同建設建筑產業工人培育基地。
“同時,我們注重建筑勞務品牌創建引領,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培育和發展了‘岳池輸變電工’‘川筑勞務’等五個專業特色突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勞務優質品牌,并入選四川首批‘川字號’特色勞務品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