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提供的“致命鵝膏”菌圖片↑患者提供的“致命鵝膏”菌圖片

  據介紹,含鵝膏毒素的蘑菇最重要的臨床特點就是潛伏期>6小時,也就是食用蘑菇到出現癥狀的時間超過6小時,多的可能10多小時。“一般是先出現胃腸不適,經過治療后,有所好轉,可能就出院回家了。但事實上,患者的肝腎功能惡化一直在隱匿進展,多在中毒后第三天開始出現臟器迅速惡化表現”。因此,蘑菇中毒,需要醫生有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及時準確地判斷病情可能的進展方向和預后。

  提醒

  不要隨便或者混吃干菌類

  煮熟也可能有毒、誤食別盲目催吐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嚴重臟器功能損害的蘑菇中毒患者治愈出院,并不代表患者完全康復至中毒前狀態,中毒并非對人體毫無損傷。

  榮霞解釋說,尤其是肝損型、腎損型的蘑菇中毒,在臨床上,患者的肝腎功能檢測指標回歸到正常范圍內,但對肝腎臟器的損傷是潛在的。一旦后期再次遭遇損傷,極有可能比普通患者的反應強烈,“我們會嚴格隨訪,尤其強調不要隨便進補、服用有肝腎毒性的藥物,要合理飲食,避免增加肝腎負擔。”

  因此,醫生提醒,不要隨便吃野生菌類,最好不要混吃或混吃干菌,“這會增加醫生辨識毒蘑菇類型的難度。”榮醫生說,在食用前,最好拍照或者留樣,一旦出現了中毒癥狀,也能給醫生提供判斷依據。而民間流傳的“徹底煮熟就不會中毒”的說法,也并不準確,“并不是所有菌類的毒素都可以在高溫下被破壞。”榮霞說。

  發現蘑菇中毒后,也不能盲目催吐,“(催吐)是有風險的,得評估利弊,比如有的蘑菇發病晚,進食量不大,有癥狀時蘑菇早已不在胃內,催吐也沒有作用。”榮醫生說,而老人、小孩、意識不好的患者,也要注意因催吐導致誤吸等危險。因此,在發現中毒后,一定要及時就醫。“蘑菇中毒千萬樣,個體化診治是關鍵,找到專業人士給你合理的救治方案是最為要緊的一步。”榮霞說。

  紅星新聞記者 于遵素 圖據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