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安川渝高竹新區面向社會公開招聘3名聘任制公務員,最高年薪40萬元。究竟是怎樣的求賢若渴,才會開出如此大的“價碼”?在川渝交界拔節生長的全國唯一跨省域新區,近來又取得了哪些發展成果?

  走進川渝高竹新區,到處都是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一棟棟標準廠房拔地而起,不斷刷新著新區天際線形狀;南北大道三期施工機械轟鳴,全線500余名工人正朝著“年底達到通車條件”的目標追趕進度。

  走進建成車間,火熱的生產場景更是一覽無遺。在四川渝興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2條生產線開足馬力全線生產,占地35畝的兩個車間內,100余名工人各司其職,人歇機不歇。公司生產部負責人王海成介紹,該公司于去年4月從重慶江津整體搬到川渝高竹新區,廠房面積、員工人數均增加了一倍,相應的生產能力也擴大一倍。目前,公司正一邊忙生產,一邊忙擴能,“公司已經啟動二期項目建設,計劃再投資7000余萬元,新建兩個車間。”

  “成本就低不就高、政策就高不就低”催生了企業的茁壯成長,也帶來了川渝高竹新區的穩步發展。1-5月,川渝高竹新區實現工業產值36.64億元,完成固定資產入庫49.17億元,培育規上企業1戶,成功簽約雷臣戶外用品生產基地項目,億耐特、夢馳、南涪、科技創新基地等項目相繼開工……

  “全力以赴抓項目是川渝高竹新區2022年工作最大亮點。”川渝高竹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唐家文介紹,新區今年將實施續建類重大項目14個、總投資25.32億元;新開工重大項目43個、總投資256.64億元;新引進項目25個以上,投資額100億元以上。

  更多的重磅消息,正向外界傳遞川渝高竹新區堅實有力的奮進足音:6月29日,川渝高竹新區公交首末站正式發車,讓這里有了連接重慶都市圈的公交車;6月16日,川渝地區首家跨省域辦電實體化機構——川渝高竹新區供電服務中心正式運行,實現新區用電“一體化”;5月8日,110千伏金鳳變電站正式投運,為川渝高竹新區發展匯聚更加可靠的電力保障……

  川渝高竹新區承載的厚重期望,從本次公開招聘的國土空間總規劃師、投融資高級主管、招商引資高級職員這些崗位設置上可見一斑。“在川渝兩地組織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采用聘任制公務員形式高薪吸引專業人才,目的就是將新區建設得更加富饒美麗,為加快蹚出一條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的廣安路徑貢獻力量。”川渝高竹新區有關負責人介紹。(徐夢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