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上火”
生吞3個魚膽后,72歲婆婆病重入院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腎內二科主任趙良斌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來自巴中的72歲朱婆婆(化名),一直身體健朗、在家還忙著干農活,就因為覺得眼睛有些“上火”,有眼屎等分泌物,家里又正好是養魚的,送醫當日上午10點,朱婆婆宰殺了3條三四斤重的魚,將3個魚膽生吞服下。“下午4點,她就出現了腹痛、腹脹,惡心嘔吐和黑便的情況。”趙良斌說,患者當時還有口干口苦、頭暈,四肢水腫,以及全身發癢等癥狀。
在巴中當地醫院,醫生診斷為急性魚膽中毒,急性腎衰、急性中毒肝功能損傷,給予了保肝、補液等治療措施。“下午家屬看到沒有明顯好轉,就連夜開車直奔成都。”當日晚上8點,患者抵達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急診科,一入院,就直接被收治進了重癥監護室(ICU)。
“患者到醫院的時候,已經沒有尿了。”趙良斌表示,當時,患者不僅腹痛腹脹等癥狀沒有好轉,還有了咳嗽時遺尿,重度黃疸導致全身皮膚發黃,皮膚瘙癢嚴重等癥狀。從檢驗數據上來看,朱婆婆的總膽紅素高達139.7,而正常值在21以內,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的正常值是40,朱婆婆的檢查數據大于1100,“直接爆表,儀器都測不出來了。”趙良斌說,門冬氨酸轉移酶、肌酐、尿酸等多個檢查數據都嚴重超標,還有重度低鈣血癥,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命懸一線
3次血漿置換,12天透析治療
在重癥監護室,醫護人員給予患者血漿置換、透析和藥物治療,“患者先后做了3次血漿置換,每次2000ml,用干凈的血漿置換出她體內有毒素的血漿,6000ml,相當于把全身的血液都‘換’了一遍。”趙良斌說,萬幸的是,患者入院第二日,病情得到了控制,轉入了腎內二科,繼續接受治療。
“總共進行了12天的透析治療。”趙良斌說,臨床上,24小時內尿量低于400ml,就診斷為無尿,說明患者急性腎臟損傷,而趙婆婆連續多日尿量低于100ml。“12天后,進入了急性腎衰多尿期,多尿期恢復得越早,病人腎功能損害的后遺癥就少。”
在經過20天的治療后,趙婆婆順利出院,此后趙婆婆又接受了2次隨訪,“第一次肌酐還有點輕度升高,第二次的指標就恢復正常了。”趙良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