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蘭楠
5月31日記者從四川省司法廳獲悉,日前《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下稱《條例》)公布,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
修改意見建議可通過信函、郵件等方式反饋至省司法廳,時間截止至6月27日。
據悉,2021年10月,大熊貓國家公園等首批5個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設立后,原有的法律法規已經不能適應國家公園保護的需要。為規范大熊貓國家公園的保護、建設和管理,推動我省高質量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制定出臺《條例》十分必要、非常迫切。
我省起草的《條例》共8章68條,在適用范圍、基本原則、管理體制、各方主體責任、資金保障、規范體系等內容作出規定。在規劃建設方面,明確了大熊貓國家公園規劃編制、分區管控要求,列舉了禁止性事項,促進生態系統有效保護。
在資源保護方面,《條例》分別從保護對象范圍、野生大熊貓保護管理、調查監測制度、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資源管理、生態管護、社區和志愿者參與等方面明確了要求,強化了資源保護力度,以期達到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目的。
在利用管理方面,《條例》分別從形象標志推廣、科普宣教、公共設施建設及配套服務、游客管理、特許經營等方面明確了規定,以此有效協調保護與發展關系,增強大熊貓國家公園自我造血能力,讓居民能夠享受大熊貓國家公園改革發展成果。
在監督措施方面,《條例》明確了執法監督主體和措施,把保護管理成效納入考核,強化社會監督措施,讓大熊貓國家公園監管措施有力、合法有序。
此外,為做好大熊貓國家公園的統一規劃、統一保護、統一管理工作,《條例》還明確,要推動與鄰省建立協調機制,從省級協作、執法協作、司法協作等方面加強區域協作。
新聞多一點>>>
據了解,2017年1月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著力破解保護與發展的矛盾,全力保護自然生態的原真性、完整性。森林面積增加7500公頃,森林覆蓋率增長0.37個百分點,生態成效顯著;相關市(州)和縣(市、區)依托大熊貓國家公園試點,引領綠色發展創造新機遇,帶動大熊貓及大熊貓國家公園文化創意事業快速發展,社會參與顯著增強。通過試點,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生態保護、公園建設、社區發展等逐步理順,為立法提供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