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眉靈
5月29日,在宜賓高鐵存車場建設工地,隨著成都至自貢至宜賓高速鐵路(以下簡稱“成自宜高鐵”)首根觸網桿穩穩安裝到位,標志著全線建設進入“四電”工程施工階段。

“四電”工程是高鐵建設中通信、信號、電力、電力牽引供電工程的總稱,是整條高鐵的“中樞大腦”和動力之源,也是高鐵建設的最后一個階段。中鐵武漢電氣化局自宜項目部經理陳春林介紹,在后續施工中將全面運用“兩大平臺,七大工裝”打造綠色智能、數字貫通的成自宜高速鐵路。
“我們自主研制的七種智能設備,貫穿參數檢測、材料制備、線路安裝、后期檢測全過程,讓建設效能更高,建設成本降低。”他說,比如,接觸網施工參數的測量以前有五道工序,需要使用經緯儀、GPS定位系統以及激光測距儀等至少三種以上的設備;現在采用接觸網施工參數一體化測量裝置,工序縮減至兩道,施工效能提升一半,數字貫通也讓參數監測誤差減小,施工材料消耗降低,建設成本大幅下降。
成自宜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時速350公里,預計2023年底建成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