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分割現場 牦牛分割現場

  14小時“分割”

  近300頭牦牛“各有歸處”

  這樣的“大場面”,在龍日鎮一個牧場內發生著。

  當天上午,眾人來到遠牧定居點,牧場青草在山坡逶迤而行,遠處尚待“分割”的牦牛群則不時發出溫順的低鳴。

  現場,大家席地而坐,法官們分別約談雙方當事人,并進一步向雙方宣講法律政策,安撫他們的情緒。在解答法律問題的過程中,法官們則充分聽取雙方的意見看法,尊重當地合法合理的村規民約,并邀請村支書進行現場監督,財產執行現場秩序井然。

  隨著護欄的慢慢打開,一頭頭牦牛從中次第走出,塵土在人們的吆喝聲中不斷膨脹又落下,尕讓卓瑪的這件“心頭案”也漸漸落了地。男方領回了當初帶來的23頭牦牛,同時帶走了婚后雙方共同擁有的100頭牦牛中的20頭,剩余牦牛則歸女方及其家人所有。

  近300頭牦牛“各有歸處”,隨后,在男方依據判決向女方支付共同存款6萬元后,法院為兩人發放了離婚證明書,本次歷時14小時的執行行動圓滿結束,真正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

  “法治觀念深植群眾心中,用執行力量兌現裁判結果,本次行動不僅是《民法典》在當地的一次生動實踐,也從推進現代化婚姻觀念、促進男女平等的角度對當事人進行了一次思想教育,希望他們在離婚后也能共同關心自己的孩子,同時,以勤勞和努力創造各自美好的新生活。”紅原縣法院有關負責人總結道。

法官宣講法律政策,安撫雙方情緒法官宣講法律政策,安撫雙方情緒

  紅星新聞記者 王明平 圖片視頻據紅原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