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檔升級
采納居民合理意見 社區面貌煥然一新
說起五年的變化,王欽提議去社區轉一轉,實地感受。盡管前一晚暴風雨后,地上飄落的樹葉還沒來得及打掃,但是整體還算整潔,沒有明顯的白色垃圾。瀝青路面平整一新,戶外健身場地器材種類豐富,新建的圍墻上文化氛圍濃厚。
這些都是去年老舊小區改造的成果。
改造前,王欽帶領社區干部走進居民家中問需求,并組織召開了三次會議征集大家的意見。“摩托車不好停”“小區圍墻不牢靠”“路面要整一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王欽都記錄下來,結合平時的觀察了解,在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社區將改造路面、圍墻、化糞池以及增設室外健身設施、摩托車停放點作為了重點,還新劃了停車位,新增了路燈和監控等。
經過改造后,小區面貌煥然一新,群眾戶外運動熱情高漲。
在一處室外健身點,王欽指著一個便民衣帽架說,這就是采納居民意見后特意增設的,目的就是方便居民鍛煉出汗后,懸掛脫下來的外套。
還有摩托車停放點,不僅有雨棚遮風擋雨,而且還設置了充電樁,方便電瓶車充電。“以前大家停在樓道里,有一定的安全隱患,現在不用擔心了。”一位路過的居民說。

豐富生活
經常開展文體活動 不斷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居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通過平時走訪,社區以需求為導向,協調共建單位出錢出力,經常性籌辦各類活動,例如老年運動會、文藝匯演、青少年詩歌朗誦等等。
走進黨群活動中心,一樓大廳,一家社會化服務公司正在開展助老服務活動。公益服務項目包括義務理發、磨刀、手機使用培訓,這樣的便民服務項目在社區每月都有一次。
居民胡正財正在理發,平時只要有活動他都會參加,有的實用,有的有趣,晚年生活也因此豐富多彩。
中心二樓更是一個寶藏地,這里有圖書室、青少年活動中心、未成年活動中心、道德講堂家長學校、棋牌室等等。王欽特意打開一間房間,里面竟然是現代感十足的KTV小包間。這是社區投入10多萬打造的“我歌唱 我快樂”OK廳,每周開放兩次。“等你明年再來的時候,目前閑置的中心三樓和四樓將裝修成各種功能室。”王欽說。
盡管社區和個人都獲得了許多榮譽,可是王欽依然不敢懈怠。于他而言,這些榮譽既是褒獎,也是鞭策,意味著壓力和責任。
過去五年,在王欽的帶領下,東風社區以居民需求為出發點,基層治理成效顯著,先后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民主法治示范社區”等榮譽稱號。未來五年,這條準則依然是社區發展的方向標,他希望,通過不斷升級改造,讓地處郊區的居民也能享受到和主城區一樣的高品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