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張彧希
5月7日,省統計局發布報告,對近五年來四川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數據進行了梳理分析。從即日起,省統計局將連續推出系列分析報告,全面展現四川過去五年發展成就。
看經濟總量
2021年經濟總量達53850.8億元,穩居全國第6位
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經濟總量連邁兩個萬億新臺階,2018年四川經濟總量超過4萬億元,2021年邁上5萬億元新臺階,經濟總量達53850.8億元,5年內連邁2個萬億臺階,穩居全國第6位。經濟增速持續高于全國,2017—2021年,四川GDP年均增長7.1%,增速比全國(6.0%)高1.1個百分點。人均GDP連邁兩個萬元新臺階,2021年達64326元,在全國的排位從2016年的第20位上升到第18位;從2016年相當于全國的74.9%提高到2021年的79.4%,提高了4.5個百分點。
質量效益顯著提升。財政收入持續增長,2021年全省實現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773.3億元,是2016年(3388.9億元)的1.4倍,年均增長7.1%,與同期GDP增速持平。企業效益明顯改善,2021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突破4000億元,達到4359.2億元,是2016年的1.9倍,年均增長13.3%。居民收入穩步增加,202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萬元,達到41444元,年均增長7.9%,比全國平均水平高0.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75元,年均增長9.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0.5個百分點。
看三次產業
三產結構為10.5:37.0:52.5,工業和服務業雙輪支撐格局進一步鞏固
現代農業發展勢頭良好,2021年糧食產量達3582.1萬噸,創近年新高,生豬出欄6314.8萬頭,居全國第1位,川油、川菜、川果、川茶等產量穩步提升。第一產業增加值從2016年的3900.6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5661.9億元,年均增長4.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0.3個百分點。
現代工業加快發展,五大現代產業增加值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82.8%,其中電子信息、食品飲料產業營業收入均邁過萬億門檻。工業增加值從2016年的10790.9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15428.2億元,年均增長7.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6個百分點。
現代服務業加快培育,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保持快速增長。2018年四川服務業增加值突破2萬億,2021年達到28287.6億元,2017—2021年年均增長8.0%,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3個百分點。
看“三駕馬車”
高速公路通車運營總里程達8608公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4133.2億元,全省進出口總額達9513.6億元
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快推進。西成高鐵、川南城際鐵路建成通車,川藏鐵路、成達萬高鐵、成渝中線高鐵加快建設,全省鐵路運營里程達5687公里;高速公路實現市(州)全覆蓋,通車運營總里程達8608公里。成都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557.8公里,居全國第4位。天府國際機場正式投運,成都成為全國第三個雙國際機場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基本實現“縣縣通5G”。
充分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消費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網絡消費迅速發展,假日經濟、夜間經濟等持續活躍,多元化多層次的消費格局加快形成。2019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兩萬億元,2021年達24133.2億元,2017—2021年年均增長9.2%,增速比全國高2.3個百分點。
全域開放新格局加快構建。高質量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綜合保稅區增至6個,德陽、綿陽、南充、宜賓獲批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2021年中歐班列(成渝)開行國際班列4358列,成都中歐班列連接境外城市達68個。2021年全省進出口總額達9513.6億元,創歷史新高,從2016年居全國第12位躍升至全國第8位,年均增長23.9%,增速比全國高1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