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芮雯

  4月24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獲悉,近日省政府正式印發《四川省“十四五”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機構改革之后四川的首個自然資源五年規劃。

  《規劃》首先明確“十四五”時期四大主要目標,分別是開發保護更加協調、生態系統更加穩定、資源利用更加高效、保障支撐更加有力。其中《規劃》明確,到2025年,全省生態保護紅線面積、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穩定在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之上;到2025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持續下降,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下降率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

  同時,《規劃》展望,2035年,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美麗四川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生產空間安全高效、生活空間舒適宜居、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構建形成,自然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明顯改善,生態安全屏障體系基本建立,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水平走在全國前列,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基本建立,基本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具體如何實現上述目標?

  《規劃》提出六大重點任務,即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嚴格保護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強化國土空間支撐作用、深化自然資源領域重點改革、增強基礎支撐能力。

  在自然資源保護方面,四川將持續加強生態省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促進自然生態系統質量整體改善;全面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推動創建若爾蓋國家公園,加強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優化管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的數量及其賴以生存的棲息環境,有效保護森林、濕地、水域、草原、生物等珍貴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同時,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著力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 保護,強化耕地用途管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 ,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在自然資源利用方面,“十四五”期間將全面實施資源總量和強度雙控,優化資源開發利用結構,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提升資源高效利用水平,推動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不僅如此,還要強化國土空間支撐作用。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深化拓展“一干多支”發展戰略,深入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增強對區域協調發展、重大戰略實施、重大項目建設的保障能力,推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以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為重點,深化自然資源領域改革,建立健全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制度體系;加強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評價和確權登記、地質調查、基礎測繪等工作,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信息化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