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有人持槍把守 “掙大錢”實為電信詐騙
到達“工作場地”后,小秋發現,所謂的“高級酒店”,其實就是一個類似四合院格局的院子,院墻很高并布滿鐵絲網,大門處專門有人持槍把守。工作的地方則是在院壩里搭建的一個棚內,幾張桌子拼湊在一起,老板會發一部專門的手機,用于聯系“客戶”。
進去的第一天,小秋就很后悔,一間不大的房間里擠了8個人,當地氣溫又熱,房間沒有空調,“每晚都熱得睡不好,想走也走不掉。”
“那會的工作主要就是找人來炒股。”小秋說,他主要是通過聊天軟件,拉人炒股,在各種QQ群、微信群、論壇拉人,拉到后,有人專門對接。
警方調查發現,該團伙內部分工明確。“老板”給成員配發了專門用于詐騙的手機和社交軟件,并準備了專門的詐騙話書本。
讓小秋沒想到的是,所謂的炒股軟件其實大有玄機,不僅漲跌后臺可以控制,即便掙了錢,也沒辦法提現。“會喊你繼續充錢,要資金到達一定數量后才能提現,這時候你要么充錢,要么繼續炒股,但不管哪種方式,最后你賬戶上的資金都會被虧完。”
當時,小秋的薪資構成是底薪五千元,而每完成一筆詐騙,可獲得5%—15%不等的提成,“底薪只有第一個月有,提成還會被抽走10%—15%。”
做了兩個月后,因業績不佳,小秋等人又被“賣到”一家賭博公司,主要工作內容也是拉人。
“所謂的賭博,其實就是電信詐騙。”有多年緬北辦案經歷的羅累告訴記者,賭博公司通常會做一個網頁或APP,參與者可選擇下注,每種類型賠率不一樣,猜中了就能獲得相應的獎金,“一般最開始都會讓你先贏點錢,隨著賭注越下越大,后臺便人為控制開出的結果。”
離開要繳納“贖金” 涉案人員已落網
在賭博公司又做了兩個多月,因老婆即將臨盆,小秋提出想回國。“當時給我說,回去可以,但要賠錢。”
小秋說,要想脫身,不僅要繳納偷渡費、機票費、車費,就連之前承諾的包吃包住,也得單獨收費,一個人差不多就要四五萬元。聽到如此回復,身處異國他鄉的小秋,兜里沒錢、更沒辦法,他找到甘某與賭博公司的人商量,最終承諾回國處理完相關事情就返回,才得以免去賠付費用。“我回去的車費這些,都是讓家里人轉過來的。”
2021年4月,小秋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同日,主犯甘某等也落網。
經雁江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甘某被以組織他人偷越國境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并處罰金1萬元。而小秋等人被以偷越國境罪,判處拘役3個月至6個月不等,并處3千元至5千元不等的罰金。

警方開展審訊工作(資料圖)
警方提醒,緬北并非“淘金”的天堂,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呈高發態勢,隨著國家對電信詐騙的重拳打擊,國內的詐騙團伙紛紛轉移到境外,特別是緬北地區。由于犯罪團伙需要大量的實施詐騙的“打工人”,便以“高薪招聘”廣告吸引或是直接誘騙,請大家務必要提高警惕,要通過正規、合法的途徑外出務工,并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合法的出入境手續,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