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劉春華
為集聚更多優秀博士后留川來川創新創業,四川省制定了《關于加快博士后工作創新發展的九條措施》(以下簡稱九條措施),從博士后平臺建設、招引、培養支持、創新創業、拓寬成長通道、管理服務等多個方面,加快推動博士后工作創新發展。這是4月21日四川在線記者從四川省人社廳了解到的。

四川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九條措施由四川省委組織部、四川省人社廳、四川省科技廳、四川省財政廳共同制定,旨在貫徹落實中央和四川省委人才工作會議部署要求, 進一步擴大博士后招收規模,提升培養質量,集聚更多優秀博士后留川來川創新創業。
加快平臺建設,新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次性資助20萬元
平臺建設方面,四川將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創建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科研工作站申請獨立招收博士后資格、創新實踐基地創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勵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高能級平臺建設單位、綠色低碳重點企業等創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創新實踐基地。對新設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創新實踐基地一次性給予每個20萬元資助。
博士后招引方面,每年發布全省博士后招收需求目錄,組織開展博士后招引活動。鼓勵博士后合作導師、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引薦博士進站。鼓勵省內外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博士后招收引薦。鼓勵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為省內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招收在職或超齡人員提供支持。實施日常經費全覆蓋,對我省行政區域內的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和創新實踐基地自籌經費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進站的,可申請每人兩年16萬元博士后日常經費資助。
加大培養力度,每年資助100項科研項目
四川將加大對博士后培養支持方面,一方面加大科研項目資助力度,每年資助100項,省級科技計劃向博士后傾斜。入選國家“博新計劃”的博士后,符合條件的可直接納入“天府青城計劃”“天府峨眉計劃”青年人才項目,并享受“天府英才A卡”相關支持政策。另一方面,實施四川省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項目,每年遴選25名左右應屆或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給予每人兩年40萬元資助,符合條件的在申報“天府青城計劃”“天府峨眉計劃”青年人才項目和“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時不受推薦名額限制,直接進入終評環節。
鼓勵企業、高校等采取多種方式支持博士后自主創業,鼓勵創業載體優先為創業博士后提供支持。在博士后人才聚集區域創設博士后創新創業園,經認定為省級創業孵化基地的,從就業創業補助資金中給予90萬元一次性補助。定期開展博士后學術交流和科技服務活動。
優化成長通道,出站后符合條件可申報正高職稱
博士后的成長通道進一步得到優化,在職稱評審方面,博士后人員進站符合條件的可破格申報評審副高級職稱,具有副高級職稱的可破格申報評審正高級職稱;博士后人員出站后符合條件的可破格申報評審正高級職稱。
鼓勵事業單位使用人才專項編制引進出站博士后,可按規定設置特設崗位,不受崗位結構比例限制。事業單位可結合實際對引進的出站博士后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等多種分配方式,所需特殊報酬實行單列管理,納入所在單位績效工資總量。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后,事業單位按規定給予的現金獎勵,納入所在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不受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限制,不作為下一年度核定績效工資總量的基數。全省國有企業引進博士后科技人才所需薪酬,據實計入當年工資總額,可不作為工資總額預算基數。
健全“省、市(州)、設站單位”三級管理機制,將博士后工作納入市(州)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范圍,鼓勵有條件的市(州)、縣(市、區)出臺相關配套支持政策,加大資助力度。著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有效解決博士后“后顧之憂”,在博士后子女入學、落戶、住房保障等方面給予支持,不斷營造支持博士后事業加快發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