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李丹

  如何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疫情排查防控,打有準備之仗?4月18日,記者從四川省民政廳獲悉,日前,民政廳聯合省委組織部、省精神文明辦、財政廳、住建廳、省衛生健康委、團省委等部門,印發《關于引導支持志愿服務力量參與新冠疫情社區排查防控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把疫情社區排查防控志愿力量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入更多的志愿服務力量,滿足基層排查防控需要。

  “常態+機動” 打造全天候志愿隊伍

  據介紹,四川將從常態服務和應急機動兩方面構建志愿服務力量,滿足各時期社區疫情排查防控需求。

  《通知》要求,要建立社區召集機制,引導駐區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社會組織等人員主動到社區報到,報到人員以志愿者身份參與社區排查防控。強化社區常態志愿服務,在熱心居民中有意識地培育志愿者,廣泛開展空間管理、日常生活、平安建設等志愿服務。組建社區排查防控機動力量,在社區常態力量不足以應付突發性、規模性排查防控任務時,機動力量分級響應、迅速上陣,開展風險人員排查、核酸檢測協助、居民生活保障等工作。

  “樓棟長+單元長” 夯實最末梢防控單元

  樓棟長、單元長聯絡服務居民最直接。《通知》提出,要高度重視樓棟長、單元長隊伍選配,推動實現樓棟長、單元長全覆蓋。

  有物業服務的小區,由小區黨組織、業主委員會或物業服務企業具體組織,通過居民自薦、聯名舉薦、黨組織推薦等方式產生。沒有物業公司的小區,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開發臨時性公益性崗位等方式,發動居民骨干擔任樓棟長、單元長。樓棟長、單元長要常態性開展走訪入戶和聯絡服務,了解居民需求,夯實社區排查防控最基礎的網格。社區要強化對樓棟長、單元長的關心關愛。

  “社會組織+社工” 引入多元化社會服務

  “五社聯動”是社區疫情排查防控的有力抓手。《通知》指出,要引導樞紐型、平臺型社會組織,培育志愿者隊伍、鏈接社會資源、開展服務評估。引導專業服務類社會組織圍繞社區居民需求,開展情緒疏導、精神撫慰、健康咨詢等服務。引導慈善組織發動愛心捐贈,籌集防控物資,關愛困難群眾和防疫人員。大力孵化興趣型、服務型、治理型社區社會組織,力爭實現每個社區都有5支以上的“微組織”、每個小區(院落)都有1支以上的“微組織”。要發揮社工服務體系作用。同時強化志愿服務管理,加強志愿者保障,加強志愿者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