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金箔搭上邊的食品價格也水漲船高。某社交平臺博主曾發帖表示,一家位于北京的甜品店抹茶甜筒貼上金箔后,售價58元。從商家角度,薄薄一片金箔能夠帶來可觀的收益。金箔的成本并不高,市面上一些“食用金箔”還可能是安全性極低、通過其他重金屬和色素結合的“假金箔”。2月22日,在淘寶上搜索“可食用金箔紙”,仍有標注“蛋糕烘培食用”的裝飾金箔正在售賣。一家位于深圳的商家售賣的可食用金箔,凈含量2g,標價29.71元,買二送一。

專家:無需為一時新鮮感不計后果
1月底,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聯合發布的《關于依法查處生產經營含金銀箔粉食品違法行為的通知》中指出,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標準規定,金銀箔粉不是食品添加劑,不能用于食品生產經營。
食用金銀箔粉到底會有哪些影響?
劉韞滔表示,維持機體健康必不可少的礦物質元素中,并不包括金和銀。金銀箔粉的裝飾僅能影響食物的感官色彩,并不會改善食物的營養、口感及風味。相反,大量研究還表明,食用過量含有金和銀的超加工食品,可能會引起消化道和肝臟的損傷,同時還會導致腸道微生態的紊亂,進而引發多臟器的代謝失調。
劉韞滔建議:“消費者要以理性的目光看待,無需為了一時的新鮮感而不計后果。”
如何全面排查?
針對在食用農產品中違法添加金銀箔粉,省農業農村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品牌培育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深加工環節。而作為農業大省,四川農產品銷售主要以鮮活農產品為主。
為了守護舌尖上的安全,省農業農村廳已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強化摸底調查,以盡量消除相關問題隱患。
在開展排查方面,要認真做好食用農產品從種植養殖環節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前(以下簡稱“三前”)的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完善糧油、茶葉、果蔬等重點農產品清單,以及產地初加工、收貯運等重點場所清單,通過實地巡查、暗查暗訪等方式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集中全面排查行動。
在處理方面,對發現的生產經營主體添加金銀箔粉等問題,要督促落實整改,依法依規嚴肅查處,涉嫌犯罪的堅決移送公安機關。要加強與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的溝通協調,配合做好發現問題的查處工作。
在監管方面,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把檢查違法添加金銀箔粉等問題納入日常巡查檢查內容。要強化培訓指導,推動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加強自律,落實主體責任。通過宣傳引導、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強化輿情監測等方法,嚴厲打擊以添加金銀箔粉炒作食用農產品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