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劉佳
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口罩成為每個人不可或缺的日用消費品。由于口罩使用頻繁,部分年輕消費者已將其作為“裝飾品”,甚至也讓自己的孩子和長輩跟著“潮一把”,“潮口罩”逐漸成為“網紅”和口罩生產企業的主打產品。然而,由于這類“潮口罩”沒有國家及行業產品標準,市場和網絡上銷售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可能存在質量安全隱患,加之使用人群涉及老年人和兒童,如何正確選購和使用口罩,顯得尤為重要。

按照“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的風險監控要求,近期,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網絡輿論和消費者投訴,針對口罩產品開展了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并于日前發布了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謹慎消費、安全使用。一起來看看。
一、口罩類型
口罩是一種衛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過濾進入口鼻的空氣,以達到阻擋有害的氣體、氣味、飛沫進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口罩又有了它的全新屬性——防疫屏障。具有一定過濾效率的口罩不僅可以防止接觸到病毒攜帶者的飛沫,降低飛沫量,還可以阻擋含病毒的飛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大大降低新冠病毒感染風險。
根據《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口罩可分為四類,即一次性使用的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N95/KN95及以上的顆粒物防護口罩、醫用防護口罩。
《指南》中推薦的口罩類型及使用對象:
1。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推薦公眾在非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使用,比如交通工具,或者在大街上行走。
2。醫用外科口罩:防護效果優于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推薦疑似病例、公共交通司乘人員、出租車司機、環衛工人、公共場所服務人員等在崗期間佩戴。
3.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防護效果優于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推薦現場調查、采樣和檢測人員使用,公眾在人員高度密集場所或密閉公共場所也可佩戴。
4。醫用防護口罩:推薦發熱門診、隔離病房醫護人員及確診患者轉移時佩戴。
二、選購建議
購買渠道要注意。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標識齊全的口罩,外包裝應標有產品名稱、廠名、廠址及執行的標準等信息,對無此類標識的口罩,應避免購買。通過電商平臺購買時,也應在產品界面查看是否有以上信息。
產品標準要分清。選購外包裝標注執行標準為YY/T0969-2013(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YY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GB19083-2010(醫用防護口罩)等的醫用口罩時,企業生產信息、批準文號等可以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https://www.nmpa.gov.cn)查詢。選購標有GB2626-2006、GB/T32610-2016等執行標準的非醫用口罩時,注意查看規格型號、生產廠家等信息。其中,Q開頭的為企業標準,如Q/XXX-2021,此類標準可以在“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http://std.samr.gov.cn)、生產企業官網或電商平臺產品界面上查詢該標準,盡量選購有“過濾效率”指標的產品。
三、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建議家長給兒童選用符合GB2626-2006國家標準的,并標注兒童或青少年顆粒物防護口罩的產品。兒童使用口罩需注意以下事項:
1。兒童在佩戴前,需在家長幫助下,認真閱讀并正確理解使用說明,以掌握正確使用呼吸防護用品的方法。
2。家長應隨時關注兒童佩戴口罩的情況,如兒童在佩戴口罩過程中感覺不適,應及時調整或停止使用。
3。因兒童臉型較小,與普通口罩邊緣無法充分密合,不建議兒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非兒童專用口罩。
此外,應隨時關注老年人佩戴口罩的情況,如老年人在佩戴口罩過程中感覺身體不適、呼吸困難等,應及時停止使用。
四、使用后的處理原則
健康人群佩戴過的口罩,沒有病毒傳播的風險,一般在口罩變形、弄濕或污損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更換。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處理即可。
疑似病例或確診患者佩戴過的口罩,不可隨意丟棄,應視作醫療廢棄物,嚴格按照醫療廢棄物有關流程處理,不得進入流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