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川觀新聞記者 李天銳 鄧涵予 視頻 廣安觀察 吳迪
“選擇川渝高竹新區作為以后最主要的生產基地,是因為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背景下,這是一座‘未來之城’。”2021年12月27日,四川廣安和重慶渝北聯手共建的川渝高竹新區管理機構揭牌。當天,28個項目落子,18個項目開工,新區開啟產業大集聚、項目大建設的序幕。當天簽約代表,廣東東莞阿巴斯精密傳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波發出感嘆。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提出,“推動廣安全面融入重慶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區”。省委明確“支持廣安深化川渝合作示范區建設,探索跨省域一體化發展”。2021年11月召開的廣安市第六次黨代會提出“全域全程全力融入重慶都市圈,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區”的目標。
機遇已至,未來已來。作為四川距離重慶主城區最近的地級市,廣安正搶抓歷史機遇,加快“同城融圈”步伐,力求實現發展新突破。

01
新目標:搶抓機遇,在五個方面做示范
最近,廣安華鎣山經開區的四川恒格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正從配套東部沿海手機產業轉向配套重慶的汽車制造工業。
“廣安華鎣距離汽車制造工業發達的重慶只有70多公里,而且汽車用到光學元件越來越多。”公司副總經理陳亞東說,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背景下,企業也想在重慶制造業大市場中“分一杯羹”。
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融入重慶都市圈,不僅是企業的選擇,也是廣安的機遇。
自2011年提出建設川渝合作示范區以來,廣安發揮緊鄰重慶中心城區的地緣優勢,與重慶的協作關系愈加緊密。廣安市發改委主任包永紅介紹:“廣安50%的工業項目為重慶配套、60%的游客來自重慶、75%的農產品銷往重慶……廣安已成為重慶制造業配套基地、農產品供應基地和旅游休閑目的地。”新形勢下,與重慶的合作如何提檔升級,成為廣安決策層的必答題。

川渝高竹新區管理機構揭牌暨重大項目集中簽約開工活動現場(吳迪/攝)
同時,廣安“經濟總量不大、主導產業不強、城鎮化率不高、民生保障不足”的發展短板也愈加凸顯。當前,廣安必須進入超大城市極核引領的發展大格局,以高質量發展補齊短板。
搶抓機遇、乘勢而上。2020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啟,川渝毗鄰地區十大合作共建功能平臺中,廣安坐擁其三。廣安決策層認為,未來五年,廣安將迎來最好的政策窗口期、戰略機遇期,也是發展黃金期。
廣安市第六次黨代會上提出“全域全程全力融入重慶都市圈,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區”,并明確將努力在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協作共建產業基地、共同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聯合探索新機制新模式、共建共享一體化公共服務上作示范。
02
新探索:深化跨省域產業基地協作共建
如何深入推進與重慶的產業協作,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廣安不斷探索。
2021年12月27日,鄰水縣廣安高新區,四川杭加漢馭鋼構有限公司10輛大卡車整裝待發,它們滿載新型建筑材料,通過包茂高速行駛大約1小時后,將出現在重慶建筑工地上。以智能制造、先進材料等為主導產業的廣安高新區,如今有70%的企業為重慶配套。
2021年,廣安各產業園區在配套重慶方面不斷發力。華鎣市電子信息產業園四分之三的企業與重慶建立了合作,預計2021年總產值將達180億元;從重慶搬遷到前鋒工業園區智能家居產業園且投產的企業30余家,還有30余家等待入駐。

鄰水讓水湖濕地公園 張國盛攝
與重慶協作共建產業基地的步伐在加快。2021年12月29日,合(川)武(勝)共建產業園的標準化廠房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武勝縣街子產業新城工作專班副主任周中斌介紹,2021年,武勝總投資3.1億元,實施產業園綜合提質等項目9個,為企業創造“拎包入住”的發展環境。合川、武勝牽手一年來還多次聯合招商,入園企業達60戶,形成了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主導產業集群。
更多的探索在進行。作為全國唯一跨省域共建新區,總規劃面積262平方公里的川渝高竹新區,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探索著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跨省域一體化發展。

川渝高竹新區管理機構揭牌暨重大項目集中簽約開工活動現場(吳迪/攝)
“一年來,新區探索了很多個‘第一’。”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唐家文介紹,首次由跨省域兩地(廣安、渝北)共同出人、出錢、出地,組成統一的新區管理架構;首次由兩地“成本共擔、利益共享”,明確存量由原行政轄區各自分享、增量五五分成,企業按規劃統一布局,建成全國首個跨省域稅費征管服務中心,實現一體化辦稅、供電、供水,為企業提供便利。
“以前辦稅要到渝北城區,來回半天,如今辦稅不出新區,很方便。”重慶鑫沃特物流配送有限公司財務人員李杰菊更驚喜的是,“辦稅還實現了成本‘就低不就高’,川渝哪邊價格便宜就用哪邊。” 稅費征管一體化,正是新區最先突破的改革之一。

川渝高竹新區廠房(吳迪/攝)
不久前,川渝兩省市審議通過支持新區改革創新發展28條政策措施。唐家文介紹,今年,新區將啟動6平方公里起步區建設,瞄準汽車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生態康養、現代農業等主導產業,推動川渝合作示范區建設整體成勢。
03
新生活:交通同聯服務同享成效顯
早上5:50,從武勝縣萬善鎮開往重慶市合川區七間鎮的“川渝8路”的首班公交車發車。自去年1月該條跨省公交開行以來,已搭載了12萬多名乘客。像這樣的跨省公交,廣安已開行10余條,并與重慶中心城區公交實現“一卡通”。
領域更廣,質量更高。廣安在做好產業協作的同時,加快與重慶規劃同步,交通互聯,服務同享的步伐,提升群眾獲得感。
據介紹,廣安推進與重慶規劃一體化已取得進展。近日出臺的《重慶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1—2035年)》將廣安納入重慶四環。

廣安武勝到重慶合川跨省域公交線路開通(吳迪/攝)
同城融圈,交通先行。2021年11月26日,廣安過境高速公路東環線及渝廣高速支線全線建成通車,廣安六區市縣均實現與重慶有高速直連。2021年以來,廣安恢復到重慶動車,“廣安港—重慶港”集裝箱班輪開航,加快推進重慶南北大道北延段、川渝大道、包茂高速高竹互通等項目建設,打通與重慶“近而不快”的最大堵點。
共同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也在提速。2021年11月,廣安鄰水讓水湖濕地公園(一期)投用,至今已吸引3萬余人次“打卡”。這個地跨川渝兩地的明月山脈西側的公園,是鄰水縣通過生態修復建成的。它從昔日灘涂變身“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濕地公園的實踐,將為居民營造舒適宜居生活環境,為川渝毗鄰地區探索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提供經驗。
深化產業共建、推動交通互聯,促進服務同享。搶抓國家重大戰略機遇的廣安,正以責無旁貸的使命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努力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打頭陣、作示范,在區域競爭中贏得充滿希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