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訪暗查成常態 省級立案調查企業12家
重污染天氣管控的前提是,找準重點區域和問題企業。而調度會則是我省對重污染天氣“把脈問診”的舉措之一。截至目前,已有10個市接受“體檢”。
12月22-23日,省生態環境廳通過在線監控、電監控數據調度467家企業,發現污染排放不降反升企業21家;開展夜間走航監測22次,發現污染物濃度高值區域、疑似排污企業24個。
鎖定問題,才能對癥下藥。從12月20日起,省領導就率隊組織開展“夜間偷排、超標超載、違規渣土車”專項執法檢查,根據監測數據分析情況,對污染物濃度異常高值區域、重點產業園區、重點企業摸排鎖定;省生態環境廳組建暗查暗訪組,由廳領導帶隊對污染上升較快、異常點位較多的城市開展駐點暗查和夜查。12月22日-23日,共暗查暗訪點位48個,發現問題點位22個,違法點位10個,省級立案調查企業12家。
與此同時,各市結合自身實際,采取有力措施應急管控,開展暗訪暗查和夜查。據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成都、自貢、南充等市開展了工業源、移動源、揚塵源管控應急響應,成都、樂山、眉山等市政府分管領導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并帶隊開展暗查暗訪和夜查,發現問題全部依法嚴肅查處,把問題解決在當場。
公開曝光強化震懾 確保更多優良天
“現場執法檢查,暗訪暗查夜查,當然是第一位的,但是與之配套的,是開展行業警示和公開曝光典型。”趙樂晨介紹,當前各市都在公開曝光涉氣類環境違法典型案例,在重點行業如家具、磚瓦、工業涂裝開展行業警示會。并對納入清單的企業實行“一企一策”差異化管控,進行正向激勵和反面鞭笞。據了解,重污染天氣期間,已經實施深度治理措施的企業可正常生產不受影響;高排放的企業則會被限產甚至停產。目前全省已經開展行業警示8次。
曝光典型同樣不能少,“公開曝光涉氣類環境違法典型案例將持續進行,此次應急響應期間,公開曝光典型范圍之廣、頻率之高、震懾力度之強,前所未有。”趙樂晨說,截至12月24日,全省已曝光涉氣類環境違法典型案例36個,有力地震懾了違法企業。
重拳之下,效果初顯。據初步估算,在我省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后,各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較預測下降4.0%—14.4%,整體污染推遲2天,全省減少污染天數18天。
根據研判,本月底還有一輪污染天氣,我省已全面部署,嚴陣以待,將提前兩天發布預警和實施管控。“看著要‘感冒生病’了,必須提前‘吃藥’預防,等真正出現污染,才有搶抓的空間,確保更多優良天。”趙樂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