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李欣憶

  川渝兩省市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總體方案》,這是川渝毗鄰地區合作共建區域發展功能平臺方案之一。

  規劃建設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有利于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有利于推動川東北渝東北地區一體化發展,有利于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又一重大舉措。

  方案明確建設將分兩步走:2025年示范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2035年全面建成國家級旅游休閑勝地,最終打造成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樣板地。

  該方案規劃范圍涉及重慶梁平、長壽、墊江和四川的鄰水、達川、大竹、開江7個區縣。

  四大優勢

  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要建成“樣板地”,底氣從哪里來?

  一是區位地理條件獨特。示范帶毗鄰重慶中心城區,是川渝東出北上的重要通道,是三峽庫區綠色發展的縱深和經濟腹地,已初步構建至成渝雙核及周邊城市2小時交通圈,多式并聯的立體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二是生態環境本底良好。森林覆蓋率達42%,常年空氣優良天數330天以上,是重要的亞熱帶生物資源基因庫,是長江一級支流龍溪河、御臨河和渠江支流明月江等河流的發源地,是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三是綠色產業基礎較好。這里有1個國家級經開區、7個省級高新區(經開區),擁有國家4A級景區12個、國家文物保護單位4處、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69項。

  四是合作交流日益密切。涉及的七個區縣建立了黨政聯席會議、分管副區(縣)長協調會議、聯合辦公室、專項辦公室四級工作體系,在市場監管、商務、公安、人社、供銷、住房公積金、司法、環保、農業、水務等多個行業領域深入對接。

  三大定位

  方案中明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的建設將在三大方面為全國提供經驗探索。

  一是綠色一體化制度創新試驗田。探索促進綠色一體化發展的制度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綠色制度創新成果,為跨省毗鄰地區綠色制度創新提供經驗,示范引領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綠色發展。

  二是生態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共同培育精品民宿、森林康養、觀光體驗、綠色農業、山地運動等生態產業,適度發展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消費品等環境友好型產業,拓展延伸生態產品價值鏈、產業鏈,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三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示范區。積極構建綠色田園、古樸鄉村、現代城鎮和諧共生的空間格局,加快構建現代、便捷、綠色、安全的基礎設施體系,努力構建多層次、跨區域、高水平的公共服務網絡,探索實踐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與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有機結合的新路子。

  五大任務

  方案明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建設的五大重點任務,分別是:

  建設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共同實施明月山區域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有效發揮森林、濕地、土壤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做優做強綠色農業,共建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優質糧油保障基地、農副產品保供基地。發展壯大綠色制造業,發展旅游與康養休閑、自然體驗融合發展的生態旅游,打造全國知名的明月山文體旅品牌,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打造舒適宜居生活環境。優化城市功能布局,構建環城生態屏障,共建明月山森林城鎮群。協同增加多層次、高水平的教育、醫療、養老、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供給。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巴蜀·宜居鄉村”示范片。

  提升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共同謀劃推進一批鐵路、高速公路、快速物流通道建設。加強水資源配置,謀劃建設一批大中型水庫。同時,協同推進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成渝地區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先行區。依托梁平機場發展通用航空,搭建明月山通航運輸網絡。

  創新綠色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建立統一編制、共同實施的規劃管理體制,推進各級各類規劃成果統籌銜接。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評價機制。建立跨區域生態環境和污染源檢測監控“一平臺”及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制度。建立項目跨區域一體化管理服務機制,統籌招商引資政策。組建跨區域聯合開發平臺,實現跨區域重點旅游資源一體化開發。

  制圖 張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