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金直補為例,由于補貼與當地糧食種植面積直接掛鉤,因此,各地的補貼標準會有所不同。
以三臺縣為例,今年下達的種糧大戶補貼達430.67萬元,比去年增加了250多萬元。三臺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股股長景勇介紹,目前全縣30畝以上的糧食規模經營面積達5萬余畝,去年種糧大戶補貼標準為33.7元/畝,今年有望達80元/畝。
也有一些地區考慮采取重大技術推廣、社會化服務的方式進行補貼。 “今年資金總量比去年高了200多萬元,但現金直補的標準不一定會明顯增加。”達州市渠縣農業綜合服務技術中心主任肖雪蓮介紹,一方面全縣的糧食規模經營面積比去年增加1萬多畝,“資金量增加了,但盤子也更大了。”另一方面,當地考慮把補貼資金用于實施集中育秧、機插(播)作業等社會化服務項目,“無論采取何種方式,農民都會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效益。”肖雪蓮說。

得知種糧大戶補貼增加后,已有農戶開始行動。“我們已經聯系鎮上幫忙找田了!”渠縣寶城鎮新民村的種糧大戶江恩軍興奮地說道,眼下小春播種結束,他打算再找幾百畝田,為明年大春擴種做準備。“現在補貼大了,我們的種糧信心更足了。”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