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向朝倫 廣元觀察 袁茹莉 楊鴻波
廣元旺蒼發現中國迄今第一個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侏羅紀晚期馬門溪龍動物群集中埋藏地,對研究四川盆地恐龍的系統演化、古環境、古生態以及生物多樣性具有重大科學意義。這是記者從10月29日召開的旺蒼縣恐龍化石地質遺跡調查評審驗收會上獲得的消息。

據考證,遠古時期,旺蒼縣山澤水潤,植物茂盛,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為古生物的生活繁衍提供了一方沃土。馬門溪恐龍遺跡位于嘉川鎮槐樹村一社,化石點出露地層屬于中生代侏羅紀晚期,距今大約1.6億年,化石富集區域超過1平方千米。

化石點剖面清理工作于9月13日進場,現已清理剝離面積約420平方米。截至目前,已經發現20個相對集中的區域,分布有股骨、肋骨、尾椎等部位的骨骼化石100余件,最大股骨長1.5米。經專家初步鑒定,有蜥腳類、獸腳類、劍龍類、龜鱉類、三列齒獸類等。該恐龍化石點具有蘊藏量種類豐富、密度大、相對集中等特點。

馬門溪龍被稱為恐龍界的“巨星”,是中國發現的最大蜥腳類恐龍之一,體長超20米,體軀近7米,頸部特別長,相當于體長的一半,是所有恐龍中最長的。長頸鹿成年個體2米長的脖子,在馬門溪龍面前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