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省一些農村地區的居民家中,也用上了方便的天然氣,但安全狀況究竟怎么樣呢?近日,由省住建廳城市建設與管理處、綜合執法監督局、燃氣安全專家、媒體記者組成的“住建安全在行動”暗訪組來到樂山市井研縣馬踏鎮進行暗訪。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明海
位于馬踏鎮的井研縣恒豐泰天然氣公司黃缽管理站,作為當地一家提供燃氣安裝和運營的天然氣供應商,為佛咡巖村、石塔村、碑巖灣村、五農村的3800多戶村民提供燃氣服務。
暗訪組成員在對該管理站進行資料抽查時發現:從2016年成立以來,井研縣恒豐泰天然氣公司至今還沒有燃氣經營許可證。在安全管理制度上,雖然有相關的規章制度,卻沒有相應的執行記錄。“比如安全檢查員從未在安全檢查表上簽字。”暗訪組成員、燃氣高級工程師楊甫成說。
井研縣恒豐泰天然氣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燃氣經營許可要求比較高,不太容易辦下來,“但因為當地群眾有用氣需求,近年來一直在邊開展燃氣服務業務,邊申請辦理資質。”
楊甫成表示,取得燃氣經營許可證,是燃氣供應商開展業務的基礎,同時,安全管理制度的執行,在燃氣安全管理上也非常重要。
村民家中的燃氣安全又是怎樣的?緊接著,暗訪組隨機選取了幾家村民,入戶實地查看。
就在管理站對面的一戶農戶家中,暗訪組成員看到該村民家樓梯間變成的廚房里,擺放著燃氣灶臺和鍋碗瓢盆等。在燃氣灶邊的墻壁上,安裝著插座和電閘,電線上已油膩不堪。“燃氣灶的明火很容易燒掉電線,引起電路起火,發生用電火災。”楊甫成表示。
暗訪組又前往離管理站200多米的村民韓修伯家。當打開廚房門,里面的情況讓暗訪組成員大跌眼鏡:廚房里,一邊是燃氣灶,一邊是柴火灶,在柴火灶的背后還堆放著大量柴草,燃氣灶旁邊的熱水器等器具上還覆蓋著大片易燃的塑料薄膜。
“這種燃氣灶和柴火灶混用的廚房,存在著極大風險,很容易引發燃爆。即使在只用柴火灶的情況下,柴火灶的明火或者火星極易造成火災。”楊甫成說。
暗訪組相關負責人表示,相對于城鎮燃氣服務,農村燃氣服務要在村民使用習慣、廚房功能空間分布等方面,做出更加合理的設計,“再怎么也不能降低標準。”
暗訪組向井研縣恒豐泰天然氣公司指出問題,并督促井研縣住建部門依法監督處理并及時整改。井研縣住建局副局長李茂林表示,將依法監督處理違法企業,盡快督促恒豐泰天然氣公司進行整改,并將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燃氣安全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