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產能增加和壓欄惜售的造成“大肥豬”,豬市仍然供過于求

  豬價為何在旺季不旺?要研究這個問題,需要看看供求狀況。

  四川省畜牧獸醫局統計,多年來,四川下半年生豬出欄量都較上半年高出20%上下。在今年,這個數據有望進一步增加。從去年開始,四川打出了生豬復產穩產的“組合拳”,“盡可能補欄”也是諸多養殖戶的一致選擇。

  廣元市某養殖場負責人楊陽介紹,今年上半年,他家養殖場陸續有四個圈舍投用,先后補欄仔豬近500頭。

  出欄增加并不是唯一原因,前期市場價格走低,也讓許多養殖戶選擇了壓欄惜售。

  “都等著9月拋出來。”眉山市某規模養殖場負責人楊敏介紹,養殖場內,體重最大的育肥豬已接近200公斤。

  行業摸底顯示,當前四川5月齡以上的育肥豬存欄量等關鍵指標,與今年5月前后的統計數據處于同一水平,均為歷史高位。

  對策:

  多項支持政策出爐

  農業農村部認為,近期豬價將持續“低位趨穩”。

  為盡可能減小價格走低帶來的生豬養殖風險,目前,四川省級和各地行業主管部門均在想辦法。

  今年7月,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出臺穩定生豬生產十條措施(又稱“豬十條”),重點之一,就是給養殖業提供金融、保險等領域支持。特別是,不得對養殖企業盲目限貸、抽貸、斷貸,確保養殖戶挺過難關。

  “政策的紅利還在釋放之中。”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豬十條”之后,9月7日,四川省發改委又聯合多個部門印發《四川省生豬豬肉市場價格調控預案》(以下簡稱“《調控預案》”),明確提出了政府收儲的條件,并鼓勵“藏肉于企”。即,鼓勵肉制品加工企業加大收儲進貨力度,穩定市場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