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箱拆除后的二灘庫區(資料圖片)網箱拆除后的二灘庫區(資料圖片)

  隨著庫區面積的增加,庫區移民開始發展網箱養魚產業,推動經濟發展,然而大量人工飼料的投入也給水環境帶來了嚴重影響。在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之間如何取舍?攀枝花選擇綠水青山。

  鹽邊縣委、縣政府出臺文件、投入資金1.46億元下大力氣取締庫區網箱養魚。

  取締之后,老百姓有新發展的產業嗎,庫區水質是否有變化?在現場,中央環保督察組十分關心。

  “沒有一例事故、沒有一戶強拆。我們聘請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對漁民的資產進行評估并補償,取締后我們帶動鼓勵大家發展林果業、養殖業。”鹽邊縣委副書記、代理縣長蔣啟君說,以二灘斷面生化需氧量濃度為例,由2016年的1.8mg/L下降至2020年0.9mg/L,降幅達到50%,庫區的水環境治理明顯改善,水質良好,山水相映。

網箱拆除后的二灘庫區(資料圖片)網箱拆除后的二灘庫區(資料圖片)

  二灘庫區的生態效益也逐步顯現。李民希說,原本干熱的局地氣候得到明顯改善,庫周生物資源量和多樣性均明顯優于工程建設前。2006年,二灘水電站獲得了“國家環境友好工程”獎,是我國首個獲此殊榮的水電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