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青銅構件,它的另一部分又在哪里?這些青銅構件,它的另一部分又在哪里?

  而這一次,隨著另外6座坑的出現,對完整認識三星堆“祭祀坑”提供了新的材料。冉宏林分析,5、6號坑的性質應該是祭祀坑,這兩座坑是同時出現,還是有早晚關系,目前還不好判斷,但整體應該比另外6座坑晚。

  據介紹,最近幾十年,考古人員在遺址區域持續勘探發掘,并沒有在其它地方發現這么多的銅器和金器,而以陶石器為主,因此另外6座坑,幾乎掩埋著當時古蜀國的所有“家當”。

  “而這6座坑,是同時一時間形成的,這樣的行為,不應該是祭祀,而是神廟被毀后,古蜀人將神廟中被砸壞和燒毀的祭祀器物,一次性進行集中掩埋。”冉宏林說。

雜亂的象牙和青銅器,它們應該曾經擺放在更神圣的地方。余嘉攝雜亂的象牙和青銅器,它們應該曾經擺放在更神圣的地方。余嘉攝

  之所以推斷這6座坑,是同一時間形成的,有兩個重要線索。“一是因為我們在不同的坑中,多次發現了屬于同一件器物的不同部位。”冉宏林說,例如,在8號坑中發現一件青銅神獸,頸部纏繞了一圈銅絲,而在3號坑中的“奇奇怪怪”青銅器下方底座,也纏繞著一根相似的銅絲。“目前,只在這兩件器物上見到了這樣的銅絲,根據三星堆此前出土的其他神獸,在神獸的頭頂一般都會托著一樣東西,我們推測,8號坑的這件神獸上方,也許就是托著3號坑的這件青銅器,這兩件器物原本應該是一件。”

  同時,也有一些形制一樣的青銅器,分布在了不同的坑中。“三星堆出土的不少文物都是三件成一套,這或許是古蜀人的一種器物制度,我們多次發現,本應該為一套的文物,例如青銅人像等,卻散落在了不同的坑之中。”

  這兩個重要線索,都指向了這6座坑,是同一時間形成的。

  神廟為何被毀?并非戰亂而是失火

  那神廟為何被毀,以致于古蜀人要將數量眾多的幾乎是自己全部“家當”的祭祀器物集中掩埋于此?過去,學界也產生了眾多說法,包括亡國寶器掩埋坑、失靈神物掩埋坑、滅國掩埋坑等。

  “此前很多學者認為主要原因是由于戰亂,一種認為是古蜀國將戰敗之前,古蜀人自己將這些器物埋于地下,另一種認為是敵人攻占古蜀國國都后,將這些器物埋于地下。”冉宏林說,但是現在看來不太可能,因為在三星堆遺址甚至古蜀國范圍內都沒有發現大量的兵器,也沒有發現人骨異常的墓葬,所以那個時候應該沒有戰亂,而是一個和平過渡的歷史進程。

  而根據最新的考古材料,冉宏林認為,神廟是因失火倒塌被毀。

  在8號坑中,發現了大量紅燒土,這在古代,是非常高等級的建筑材料,考古人員認為,這應該就是當初神廟的建筑遺跡。“在許多坑中,還發現了灰燼,其中4號坑的灰燼經過測定已經確定里面90%的成分都是竹子,竹子在過去,則是主要用于建筑的屋頂和墻壁,應該就是神廟的屋頂被燒毀后留下的。”冉宏林說。

  “在這6座坑中,許多大型的器物都有被砸被燒的痕跡,但是仔細分析,這些器物被砸毀時幾乎都是來自于一個受力點,而灼燒也并非均勻被燒,很多器物只是表面局部被燒,燒毀的程度不一樣,有一些嚴重到已經被燒融,而一些小型的器物或許被壓在下面,完全沒有被燒。”冉宏林認為,這些器物被砸和被燒的跡象,與火災現場的痕跡十分吻合,符合這一推斷。

  “神廟被燒了,器物被砸了,但是這些畢竟是祭祀用品,不能就這樣隨意丟棄,所以古蜀人待火滅之后,重新進行了分堆整理,挖了這6座坑將其集中掩埋起來。”冉宏林說,從6座坑的器物掩埋方式,也能明顯看出“分堆整理”的跡象,其中1號和4號最靠近北邊,掩埋的就是建筑的屋頂,所以里面灰燼比較多,在灰燼中夾雜了一些小的器物;而2、3、8主要放置大件的青銅器;7號坑則放置玉石器和薄片狀的小件的青銅器。“古蜀國象牙數量眾多,截至目前來看,一共發現了接近400根象牙,數量非常龐大,所以古蜀人將其他的器物放置好后,將這些象牙平均地放在了6座坑中。”

  冉宏林分析,當古蜀人的神廟在大火中毀于一旦,信奉神靈的古蜀人可能認為天神降怒,此地不祥,因此選擇遷往金沙。“遷往金沙后,要么一部分人繼續留在三星堆,要么他們又回到三星堆,進行祭祀行為,所以有了后來的5號和6號坑。”冉宏林說,而根據金沙遺址發現大量祭祀坑的情況推斷,在三星堆,應該遠不止5號和6號兩個祭祀坑,也許未來還會有更多與其一樣的真正的祭祀坑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