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川哥發布的一條關于自熱米飯的視頻突然火了。在西瓜視頻上,它獲得了接近200萬的播放量和近7萬的點贊。評論中,有人說“叔叔辛苦了”,有人說“一定要吃飽,不能餓著”,也有人說“沒有你們,我們就沒有這樣好的生活質量”。這些數據與鼓勵都令川哥感到安慰。“我一個建筑工人,讓大家看到我每天中午吃飯都樂呵呵的,還能享受生活的樂趣,就挺高興的。”
川哥一般就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拍攝。妻子先幫他擺好支架,然后兩人就一同對著鏡頭,在簡陋的工地上打開電飯鍋吃飯。“我就是比較真實,就像很多評論說的,川哥不是在擺拍。”在川哥眼中,農民工與其他人沒有區別,“都有手有腳有眼睛,是吧?我們就是下班時衣服臟一點。”
今年4月,川哥曾收到西瓜視頻一檔節目的邀請,為此,他特地錄了一期視頻來講述他對農民工職業的理解。他說:“像我們有手藝的人,永遠找得到飯吃,永遠不會失業,但是到現在這個社會,很多人用學歷和工作環境去評價一切……我在工地上干了幾十年,從來沒有覺得自己這個職業不好,雖然每天臉上臟兮兮的,灰頭土臉的,但是用汗水勞動換來的成果,還是覺得很開心的哦!”

從三百塊到一萬多
沒想到自己能變成一個更時髦的人
互聯網不僅給川哥提供了一個被看見的窗口,隨著粉絲數猛增、點擊量飛漲,他靠拍視頻獲得的收益也越來越多。今年8月2日,川哥激動地向網友展示了參加“中視頻伙伴計劃”之后的收入。“稅后有一萬多喲!”川哥興奮地舉起了右手食指,“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差點趕上我在工地上每個月干活的收入!”
“2018年剛開始拍的時候,第一個月只賺了300塊錢,提現之后我和川嫂一起去吃了福州魚丸,5塊錢一份。”川哥說,那時候他沒想到拍視頻能這樣幫他改善生活,更沒想到他會因此變成一個更時髦的人。“在網上受到歡迎之后,我好像變了個人似的!以前只知道干活,現在學會了電腦打字,認識了其它創作者,都挺高興的。”
川哥現在的視頻仍是由兒子何松林剪輯,何松林也感覺到了父親的變化。“他以前很緊張,在鏡頭里很不自然,但現在越來越自信樂觀了。”今年6月,何松林在粉絲中做過一個小調研。他想知道川哥并不光鮮亮麗的生活為什么這么吸引人,最后,他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一部分人是喜歡看川哥吃播,另一部分人則是喜歡川哥身上奮斗昂揚的姿態。“好多準備考研的大學生會來留言或發私信,說考研更有動力了,還有工作的人,會說自己應該更努力些。”
西瓜賬號做起來后,何松林曾勸川哥將重心放到拍視頻上,但川哥堅決不同意。做泥瓦匠是川哥從事了大半輩子的職業。
在福建時,川哥參與過八閩古城、海峽國際會展中心和福州海峽奧體中心的建造。“修之前,就是一片一片的方土,坑坑洼洼的,三年后看著它變成了寬闊的大馬路,真是發自內心的高興。奧體中心修好那天搞活動,我也去里面轉了一整天,真的挺開心。”川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