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史曉露
8月5日,記者從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近日,省農業農村廳牽頭起草了《四川省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目前已在省農業農村廳官網全文公開,并面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1年8月13日。
跟此前的畜牧業支持政策相比,這份征求意見稿有哪些新意?未來我省畜牧業有哪些發展重點?為此,記者采訪了省農業農村廳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
突出四川特色 提高核心種源自給率
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為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定下目標和方向。
“即將出臺的措施與國家的要求和思路一脈相承。”省農業農村廳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征求意見稿旨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促進我省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畜牧業強省建設。
同時,也結合我省的畜牧業發展實際,提出了一些具有四川特色的目標和措施。
例如,四川是種源大省,畜禽遺傳資源豐富,數量位居全國第二。特別是豬種資源豐富,擁有內江豬、成華豬、雅南豬、涼山豬、丫杈豬、青峪豬、藏豬等7個獨特地方豬種和川藏黑豬、天府肉豬2個培育品種。
對此,我省首次明確要提高核心種源自給率,到2030年,生豬核心種源自給率達95%。“過去我省沒有提過核心種源自給率這方面的目標,在國家文件里也沒有這樣的目標,在其他省份也比較少見。”該負責人表示,這既是畜牧業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要求,也表明了我省加快畜禽種業水平提升的決心。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再提數量指標
記者注意到,在這份征求意見稿中,為畜牧業提出了一系列發展目標,包括:到2025年,豬肉自給率達100%,生豬養殖規模化率達65%,牛羊肉自給率80%以上,禽肉蛋類自給率95%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超過80%。到2030年,豬肉自給率基本穩定在100%,生豬養殖規模化率達70%,生豬核心種源自給率95%,牛羊肉自給率85%以上,禽肉蛋類自給率100%,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超過90%。
不過,這些目標中不再出現年出欄生豬6000萬頭這樣的數量指標。
“過去在生豬產能方面,我們會明確具體的數量任務,比如去年定的目標是年出欄生豬6000萬頭,今年定的是出欄生豬5800萬頭。”該負責人表示,但未來會更強調“自給率”、“規模化率”這樣的質量指標,而不再提數量指標。
“與以前相比,這是很大的區別。”該負責人稱,指標上的調整,實質上是按照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從而增強畜牧業發展活力。“比如,未來可能隨著生豬產肉率提高,出欄量低一點也能滿足自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