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主體
民營企業“異軍突起” 展現更強韌性
剛過去的6月,四川宏盟中拓汽車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為上半年銷售收了一個“豹尾”。據該公司總經理李川介紹,6月份公司就已經完成了去年100%出口量,2020年共出口二手車200余臺,今年銷量預計可達600-800臺。
同樣收“豹尾”的還有深圳市大洋物流有限公司。作為一家承運全球物流的公司,盡管面臨著全球運力緊張的困難,但今年以來該公司在四川的業務量仍創歷史最好,僅6月單月就完成進出口貿易額1.8億元。
據遠洋物流關務經理陳建鋒透露,隨著國內疫情穩定減少,目前國內產業鏈條上的各個環節都開足馬力在生產,包括電子產品、日用百貨等成為四川經由中歐班列出口的主要貨源。“與我們合作的上百家工廠,其訂單基本都是飽和狀態,供不應求。”
面對海外疫情持續高發、全球經濟疲軟、外貿形勢復雜多變等共同難題,這些民營企業為什么還能獲得大量訂單?在李川看來,正是因為采取靈活的應對機制,有效突破了市場的重重壁壘。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二手車出口市場本身就在持續擴大,另一方面,公司內部在不斷提升效率、優化流程的同時,針對具體項目進行不同商業模式探索,比如和全球領先的跨境電商平臺合作,利用海外渠道銷售二手車,再比如和海外經銷商結合,整合國外的客戶資源等。”李川表示,通過積極參與國內搭建的廣交會、海南消博會等線上線下展會平臺,以及海外線上推介會等平臺,也尋找到了不少新的貿易機會。今年以來,隨著出口業務不斷擴大,該公司已順利沖進中國二手車出口企業前三強。
來自成都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四川民營企業進出口1029.4億元,增長42.6%,高出同期四川外貿整體增速26.5個百分點,領跑各類經營主體,對四川外貿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9%,展現出更足的外貿發展活力和韌性。
看趨勢
訂單不愁 但更需要能賺錢的訂單
“ 從上半年看,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8.07萬億元,創下了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四川與全國的基本面一致。”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四川在線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上半年四川外貿進出口仍保持兩位數的增長,說明外貿已基本恢復過來,且具備了新的增長動力。

外貿基本面向好,動力從何而來?白明分析認為,一方面得益于國內疫情率先控制,率先復產,另一方面則是隨著國外產能的逐步恢復,國內的產業供應鏈也跟著動起來。
不過,盡管外貿進出口增長明顯,但壓力也不小。白明表示,隨著疫情帶來的周期性壓力,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匯率波動大等綜合因素下,國內產品出口的壓力會更大。“企業并不是愁訂單,而是缺乏有效訂單和能賺錢的訂單。”
難題怎么破?在其看來,自去年RCEP協議正式簽署以來,東盟已經發展成為締約方中四川最大貿易伙伴,今年上半年,四川對東盟進出口值占全省與RCEP其他締約方進出口總值的60.1%。“緊緊抓住成都國際班列南向通道的發展機遇,依托RCEP構建全球最大自貿區的建設紅利,大力拓展東盟市場,促進區內形成產業鏈,將有力助推四川外貿更好更快發展。”
魯榮東則從上半年四川外貿進出口數據中看到新的發展空間。 “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可以看出,四川外貿對航空物流運輸的需求依然很大,應依托雙機場盡快把國際航空樞紐發展起來,進一步發展適航產業。”

從政府層面來說,也有不少動作。商務廳外貿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我省將在夯實產業外貿發展基礎,加快打造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同時,大力實施優進優出、貿易產業融合、貿易暢通“三大計劃”,加快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穩鏈、補鏈、強鏈,支持鞋類、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產品培育自主品牌,擴大優勢特色產品出口,同步抓好加工貿易發展、抓好國際物流通道建設、抓好國際市場拓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