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劉付詩晨
“砰砰砰……”7月15日,剛過零點沒多久,家住樂山市夾江縣木城鎮五里社區的低保戶代利平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喊醒。“找我干啥子哦?”當問清楚對方是社區黨委的工作人員后,代利平才知道自己家在低洼地帶,有防汛安全隱患。代利平因殘疾腿腳不便,他是被社區工作人員背著轉移到安全地帶的。
受大范圍強降雨及上游來水影響,7月15日9時30分,四川青衣江夾江水文站洪峰水位412.55m,超警戒水位0.55m,流量10100m3/s。木城鎮位于青衣江進入夾江第一站,一時間村莊、田野、水庫河堤紛紛告急,當地第一時間成立前線專項指揮領導小組,部署緊急轉移群眾、避災安置、社會穩控、道路通信搶通等工作,當晚緊急轉移避險17戶37人,代利平正是其中一人。截至15日上午11日,夾江全縣共計轉移安置298人,其中,分散安置223人,集中安置75人。
“社區在14日晚6點就組成了應急避險隊”,夾江縣木城鎮五里社區黨委委員雷淵表示,當時夾江還未出現降雨天氣,但由于得知上游地區暴雨,社區就提前做好了準備,“第一時間上報情況后,我們50個人就開始分組,打算徹夜守著檢測水情”。晚間8時起,雨開始越下越大,雷淵回憶,11點40分左右,自己和隊員們發現沿河的堤壩出現滲水現象,便迅速在沿江危險區域拉起了警戒線。一批人趕到低洼地帶,對居住著的居民進行了轉移,就近安排到親友和賓館處避險,一批立刻協調了200斤的沙袋,開始加固堤壩工作。
與此同時,木城鎮緊急召開防汛工作調度會,黨委政府指揮領導小組徹夜值守研判水情,啟動Ⅳ級防汛應急響應。按照“鎮包村、村包組、組包人”三級網格化管理機制,摸排受災損失情況,對山體滑坡、泥石流等造成的受阻道路進行清理搶修,并持續緊盯向陽水庫、青衣江涉防洪工程及轄區內易積水的低洼路段,強化巡查沿線堤岸、危舊房屋、建筑工地等重點區域,應急搶險隊員開始緊急轉移、應急救援工作。
“當晚沖鋒在前的應急搶險隊員就有36名”,木城鎮黨委副書記譚婷告訴記者,暴雨藍色預警發布后,木村鎮各村(社區)許多黨員同志積極主動加入到防汛一線隊伍中來,“在全鎮28個地災點,20個山洪災害威脅區,相關負責人、檢測人員全部在崗,應急隊伍隨時待命,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永遠是第一位”。
在得知啟動防汛應急響應后,雷淵第一時間自愿報名加入應急隊,“堤壩旁的浪這么大,越危險的時刻黨員就越要帶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