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殷鵬

  經調查,四川“5?24”宜賓長寧縣福榮筍類食品廠中毒事故和“6?13”成都大邑縣四川邑豐食品公司安全生產事故均是在設備設施停運檢修過程中發生。為吸取教訓,進一步加強泡菜等食品加工企業環境風險管控,妥善應對環境污染事件,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近日印發《四川省泡菜等食品加工企業環境風險管控和環境應急處置手冊》(以下簡稱《手冊》),明確了日常環境監管內容,應急響應流程及應急監測、處置程序與重點。

  《手冊》明確,各市(州)、縣(市、區)生態環境部門要督促、指導泡菜等食品加工企業加強六個方面環境風險管控,包括環保手續執行情況,環保設施運行情況,污水處理設施及污泥管理情況,污水處理設施及污泥管理情況,生產設施環境隱患治理落實情況,停產、檢修期間廢水、廢氣處置情況以及環境安全保障情況等。

  同時,《手冊》還對泡菜等食品加工企業環境污染事件妥善處置相關流程做了相關規定,明確發生此類事件時,各市(州)、縣(市、區)生態環境部門要按指揮部要求,及時組織力量趕赴現場,開展環境應急監測,提出環境應急處置建議,協助、指導各處置隊伍分類展開處置。

  “加強對《手冊》使用的培訓,使環境監管人員懂得正確操作監測設備、正確穿戴個人防護器材、突出檢查重點內容、怎么發現問題隱患、如何向相關部門移交問題,是環保部門需要特別注意的。”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李銀昌介紹說。

  據介紹,根據《手冊》內容,生態環境部門在督促、指導泡菜等食品加工企業嚴格落實相關法規要求,提升企業環境本質安全水平的同時,還將“靠前一步”,協調相關部門、督促生產企業加強加強污染治理設施操作、使用、檢修中的技能培訓,突出有毒有害氣體監測與防護、污染治理設施檢修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施救等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