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高速看中國]川藏公路展新顏:奮斗者的追夢路 沿線民眾的致富道

  [解說]從成都通往拉薩的川藏公路,綿延數千公里,穿越橫斷山脈和青藏高原的高山峽谷,是漢藏互通的交通要道。近年來,隨著甘孜涉藏地區首條高速公路——雅康高速的建成通車,川藏公路步入“高速時代”。

  6月中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安良村蔬菜基地的1400余畝萵筍嫩苗正茁壯成長。安良村緊鄰川藏公路318國道,雅康高速通車后,蔬菜以更好的品質運往全國各地。

  [同期]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安良村蔬菜基地工作人員 長青

  以前(老路)路上堵車,還容易出車禍,過不了車(蔬菜)就容易爛掉,現在(雅康)高速通了,一天可以發十多車就真的方便,早上八點鐘裝貨下午三點鐘就能到成都,我們收入將近增加30%。

  [解說]長青還說,基地規模越來越大,同時也帶動周圍居民增收致富,每年蔬菜種植季,基地都要聘請200余位村民,平均一戶可增收三四萬元。

  每年旅游旺季,數以百萬計的游客通過騎行、徒步、自駕等方式,踏上“征途”。近年來,許多徒步者沿途通過短視頻平臺發起直播,一邊旅行,一邊“創業”。在318國道新都橋路段,湖南小伙王建推著一輛手推車徒步前行,皮膚已被高原陽光曬得黝黑。手推車上架著一部手機,他不時在直播中與粉絲互動。

  [同期]湖南徒步達人 王建

  “318”(國道)這條觀光路線風景特別的優美,雖然說這一路我們徒步一路走過來,路上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艱辛,但是當我們看到這些漂亮風景的時候,就會覺得一切的辛苦都非常值得。

  [解說]川藏公路上的滾滾客流,也給了沿途藏族村民實現“旅游致富夢”的機會。在新都橋鎮水橋村,幾十棟藏房被改造為民宿,村民們在家門口搞旅游接待、銷售特產成為常態。佘娟有一間20多個房間的民宿,遇到節假日一房難求,她說這里不僅有高原美景,淳樸民風,還有源源不斷的游客帶來商機。

  [同期]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水橋村民宿老板 佘娟

  之所以選這里,主要是因為第一它交通特別便利,因為它在“318”(國道)旁邊,然后還有因為剛來這兒環境特別好看,然后這里的老鄉,(藏族)阿哥阿姐也特別熱情。我剛開始(生意)可能就是說一般般,后來雅康高速通了,往來的游客也慢慢,有持續地增加。

  [解說]修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川藏公路,其實多年來也在不斷“縮短”,僅新老二郎山隧道將里程就縮短了近40公里。在海拔近4000米的折多山隧道施工現場,全長8415米的隧道如今已累計掘進2500多米。來自內地的建設者們克服著高寒低溫缺氧的困難,也在跟高原復雜的地質條件“較勁”,在“追夢”的同時,年輕的建設者也在繼承上世紀筑路軍人的“川藏精神”。

  [同期]折多山隧道指揮部現場代表 何山玉

  折多山隧道地質極其復雜,然后開工至今已經累計發生,掌子面坍塌,涌突水等地質災害36次,我們主要通過注漿加固等方式,然后解決這些災害,(施工)工藝上我們也進行了改進。川藏公路幾十年前修建就是極其困難的,我們現在年輕人來升級改造川藏公路,我們感到非常自豪,我們將傳承老一輩的精神,把新時代的川藏公路修好。

  記者 呂楊 王鵬 劉忠俊 四川甘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