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岳池縣一女子接到騙子電話稱其涉嫌洗錢犯罪,該女子按照騙子要求向銀行客服電話發送了3條短信,在并未輸入轉賬金額、銀行卡密碼的情況下,銀行卡里的近11萬元存款“不翼而飛”。
接到“辦案民警”來電稱自己涉嫌洗錢
今年5月31日,岳池縣群眾吳某接到一個自稱是“廣安市公安局民警”的男子的電話,要求吳某到廣安市公安局去一趟,接受調查。
吳某很納悶,立即問對方出了什么事。該男子說,岳池縣有一名叫張某的群眾在某銀行任大堂經理,其利用職務之便和吳某的身份信息在湖南辦理了一張銀行卡,該銀行卡涉及洗黑錢260萬元,目前該銀行卡上只有30多萬元,其余款項不知去向,公安機關已掌握張某的犯罪事實,正對張某利用吳某身份信息辦理的這張銀行卡進行調查,希望吳某能夠積極配合。
吳某表示,自己根本沒有辦理其他銀行卡,也沒有涉嫌什么洗錢犯罪,且現在在家中照看學生,無法前往廣安市公安局接受調查。該男子便給吳某發來一個微信號,說可以在微信上指導吳某進行操作,核對其名下銀行卡的資金狀況。
添加該男子發來的微信號后,吳某收到對方發來的一個網頁鏈接,吳某打開該網頁在對話框里輸入身份信息進行查詢,該網頁先后彈出落款為“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刑事拘捕令”和“凍結管收執行令”,上面赫然印有吳某的照片和身份信息。此時,吳某已對自己個人信息被他人利用辦理了銀行卡并涉嫌洗錢犯罪深信不疑。
緊接著,該男子要求對吳某的所有銀行卡和手機支付APP里的資金進行核查。吳某說自己的銀行卡和微信、支付寶里總共只有現金1000多元,并把銀行、微信、支付寶里的余額截圖傳給對方看。
按要求發送3條短信錢被分3次轉走
該男子還不死心,繼續問吳某有沒有定期存款單,吳某則老老實實說母親和妹妹拿了11萬元存在自己名下。對方立刻叫吳某趕緊去把存款取出來,存在銀行卡里以供核實。于是,吳某帶上身份證、存折來到銀行,把11萬元存款取出并存到了銀行卡里。吳某心想,反正銀行卡在自己身上,她沒有將卡號和密碼告訴他人就不會有事。
做好一切之后,該男子問吳某剛才存款的銀行卡是否綁定了手機銀行,他需要通過手機銀行進行核查。吳某說早就綁定了手機銀行,該男子便通過微信給吳某發來一條字母和數字混合的信息,要求吳某通過手機向銀行的客服號碼955**發送核查短信。吳某很熟悉該銀行的客服號碼,當天下午2時許,她未加思索便按要求將這條短信連續發送了兩遍到955**。下午3時30分許,對方又通過微信傳來一條也是字母和數字混合的信息,吳某再次按要求發送到銀行客服號碼955**。大約過了10多分鐘,吳某進入手機銀行查詢所綁定銀行卡的余額,發現卡里的錢被分三次轉走,總共損失109590元。
岳池縣公安局反詐中心接到吳某報案后立即展開調查。經查,吳某遭遇的是一種新型詐騙方式,騙子編制的短信內容其實是激活手機銀行的代碼,當吳某發送這些短信后,吳某的手機銀行便被騙子激活而利用。
警方再次提醒廣大群眾:當接到陌生來電或自稱是“公檢法”的來電時,凡是涉及到轉賬、匯款或要求發送指定內容短信的一定不要相信,應及時撥打110進行核實。
湯志斌 四川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雍劍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