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失散家庭合影

  6月8日,“團圓·我們在行動”聯動認親直播四川分會場在遂寧舉行,大家共同見證來自綿陽、樂山、遂寧三個失散多年家庭的團圓。四川省公安廳刑偵局二級警務專員宋月齊,遂寧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楊林出席見證活動。

  在幾個失散家庭中

  遂寧一對母子分開了31年

  這背后的故事讓人心酸

  一起來傾聽!

  “媽媽,我終于見到你了。”“孩子,媽媽對不起你啊。。。。。。”6月8日下午,在市公安局內,57歲的何秀清和兒子胡漢文抱頭痛哭。為了這次團圓,母子倆已經期盼了31年。

  相認現場

  1990年

  她丟失了3歲的大兒子

  何秀清,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今年57歲,射洪人,尋找被拐的大兒子已經31年了。“我的大兒子一點都不怕生,白白胖胖,十分可愛。從他會說話開始,只要有人來我們家,他就主動喊叔叔阿姨。”回憶起大兒子,何秀清特別開心,“只要囑咐大兒子乖乖待在家里,他就會不哭不鬧,安靜待在家中。”

  何秀清的二兒子比大兒子小2歲,每當看見弟弟在地上玩耍,大兒子就會搬個小板凳在旁邊守著,不讓弟弟受傷。那時候,何秀清覺得大兒子特別懂事,那么小一個孩子,就懂得照顧弟弟。然而,如此可愛懂事的大兒子,在1990年卻突然失蹤了。

  1990年,何秀清的丈夫于夕容在綿陽蹬三輪車,何秀清留在老家照顧孩子。趁著孩子睡著了,何秀清出門辦事。大概2個小時后,回到家的何秀清發現3歲的大兒子不見了蹤影。找遍房前屋后,都不見孩子身影,何秀清這才意識到孩子可能被偷了。她的哭喊聲引來了鄰居,大家趕緊四處尋找,但一無所獲。隨后,何秀清去派出所報案,得知消息的于夕容從綿陽趕回家,夫妻倆到處尋找兒子,卻始終沒有任何消息。。。。。。

  大兒子的失蹤讓何秀清心驚膽顫,從那以后,她把小兒子看管得更緊。多年來,何秀清夫婦一直四處打聽大兒子的下落,但都沒有結果。31年過去了,二兒子已經成家立業。每次看見二兒子,何秀清都會想起失散多年的大兒子。

  31年后

  母子重聚再續親情

  就在何秀清苦苦尋找大兒子的同時,公安機關打拐的腳步也從未停歇。“1990年3月,射洪縣廣興鎮于夕容、何秀清之子失蹤后,射洪縣公安局組織刑偵大隊及轄區派出所精干力量全力調查。因受限于線索較少、偵查手段落后,經大量現場勘查、走訪調查均無結果。”射洪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政委段勇強說,這些年,公安機關加大了對被拐人員的偵查力度,但受條件限制,案件進展較為緩慢。

  今年,“團圓行動”實施后,射洪市公安局對所有疑似被拐兒童進行了再次梳理并開展網上DNA比對。

  今年5月,射洪市公安局接綿陽市三臺縣公安局協查:通過DNA新技術比對,初步確認上世紀90年代在綿陽被拐的男子胡漢文為射洪轄區廣興鎮人氏,請協助排查。接到協查通報后,射洪市公安局民警立即開展調查核實工作,經背景和身體特征核實,證實胡漢文系1990年射洪縣廣興鎮失蹤的于某某。5月18日,經公安部DNA打拐數據庫通報,確認何秀清、于夕容與胡漢文具有生物學遺傳關系,并報公安部確認。

  “聽到大兒子找到了的消息后,全家人激動萬分,這段時間我們都沒有休息好,只盼著他回來。”何秀清說,家里還重新購買了床和被褥,留著給兒子兒媳使用。據了解,胡漢文如今已在山東省菏澤市娶妻生子。和父母相認后,胡漢文表示,以后會經常回來看望父母,把失去的親情時光補回來。

  “看著他們一家團圓,我們也滿是欣慰。”段勇強表示,下一步,射洪公安將本著“人團圓、案必破”的理念,徹底查清此案,追究相關人員刑事責任。

  據了解,今年1月,自公安部“團圓”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遂寧市公安局嚴格按照要求依法嚴厲打擊拐賣兒童犯罪活動,全面查找失蹤被拐兒童,切實維護兒童合法權益。目前,全市已經清理核查失蹤兒童信息102條,通過DNA數據庫和DNA新技術篩查300余條數據,比中19條信息,成功為19個家庭找回20名失蹤兒童,組織了4場現場認親活動,其中涉及拐賣的案件正在全力偵辦中。

  同時,全市公安機關莊重承諾,將以人民的期盼作為工作的最高追求,在大家的共同幫助下,竭盡全力讓失散家庭早日實現團圓的愿望,向“天下無拐、萬家團圓”的目標繼續奮斗。

  (全媒體記者 賀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