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雷倢
5月26日,四川在線記者從成都市商務局獲悉,今年1-4月,成都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47.7億元,同比增長28.7%,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382.8億元,同比增長31.8%。
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數據傳達出的不僅是成都消費市場的無限活力,更是成都在推動新消費、打造新場景方面的努力成果,對于成都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起到了推動促進作用。”
去年6月,成都出臺的《成都市以新消費為引領提振內需行動方案(2020-2022年)》提出,2020年-2022年,高品質消費新場景不斷增加,呈現蜀都味兒、國際范兒的消費新場景網紅點位50個以上;線上消費快速發展,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消費創新引領能力進一步增強,每年新引進各類品牌首店200家以上,發展特色小店300個以上,建設夜間經濟示范點位100個。
近年來,成都在產業能級方面實現大幅提升,文創、旅游、體育、餐飲、音樂、會展六大產業的快速發展,成為了助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重要力量。全市博物館數量達159家,其中非國有博物館110家,非國有博物館數量及質量均居全國第一;實體書店和閱讀空間超過3600家,居全國第一。另外,打造了“新旅游·潮成都”主題旅游目的地180個、A級林盤景區75個、周末經濟主題點位12類、夜間經濟示范點100個;打造了首批100個體育消費新場景,培育“天府綠道健康行”和“社區運動節”兩大全民健身品牌,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突破700萬,體育人口比例提升至48.6%。成都數字文創、特色民宿、綠道健身、美食首店、時尚演藝、云端展會等文商旅體會融合業態蓬勃發展。
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成都將把文化大餐帶入市民的生活,推出展現天府文化、極具成都印記的新場景、新業態、新產品,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世界級旅游休閑街區和鄉村古鎮,評選60家“新旅游·潮成都”主題旅游目的地和20家A級林盤景區,創建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舉辦成都國際熊貓美食薈等40個美食節會,評選發布100家特色小店,將讓成都更“可口”。此外,成都還將進一步提升街頭藝術表演覆蓋面,舉辦各類音樂演藝1500余場次,打造特色“音樂+”消費場景。
此外,成都還打造多層次載體,積極培育標志性夜游商圈,提質發展高品位步行街區,全面塑造人性化溫度社區,塑造城市“夜間經濟”名片。同時,聚合多元化業態,著力做好美食、文化、旅游、體育、教育、醫美等產業與夜間經濟發展的融合,精心打造100個夜間經濟示范點位,形成獨具特色和魅力的成都夜生活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