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新施工,打通西南最長公路隧道

  “壓頂抬底”減少了冰雪路段、降低了公路坡度,但同時,也增加了隧道里程、橋梁高度。樂西高速公路上有2座超過10公里的隧道——長度西南第一、長15.4公里的大涼山1號隧道,和長12.4公里的大涼山2號隧道,極其罕見。

  如何打通長隧、貫通山脈?記者走訪印象最深的是:創新。

  在大涼山1號隧道的平導洞內,總長176米的“月城涼山號”TBM(即全斷面巖石隧道掘進機)刀盤緩緩轉動,工程車輛進進出出,各類器材機械轟鳴,頭戴紅色安全帽、身著橙色工作服的建設者們各自忙碌。

  一般高速公路隧道為雙洞,而大涼山1號隧道,卻在雙洞之間設置了一個平導洞。從中鐵十八局項目部展示的沙盤可以看到,TBM在平導洞間掘進后,施工人員從平導洞進入左、右的主洞,開設作業面,進行掘進。

  “這是國內高速公路建設中首次采用TBM施工。”四川交投川高樂西公司美姑代表處處長全凱說。大涼山1號隧道進口端約8公里位于四川嘛咪澤自然保護區試驗區內,為了保護環境,無法在保護區設置斜井及豎井,因此設置了平導洞,以滿足施工安全、運營快速救援及通風需要,并輔以TBM施工。TBM的掘進效率是傳統爆破法的2-4倍;高速公路運營后,若發生事故,通過平導洞抵達救援點,時間可縮短1/4。

  目前大涼山1號隧道“雙洞”總掘進量已經超過3.5公里,而今年上半年這個數字將突破4公里。

  4月25日,天空中飄著毛毛小雨,蘇壩特大橋現場建設火熱,數十名施工人員、10余臺設備,正在現場忙碌。大橋架設于兩座大山之間,是一座跨徑370.5米的拱橋,跨徑在同類型公路橋梁中位列全國第二、四川第一,為樂西高速控制性工程之一。四川交投川高樂西公司馬邊代表處處長曾啟明說,大橋通過優化設計,并將創新施工工藝,可縮短工期5個月,確保在2023年5月完成主體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