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南充臨江新區,“新”在哪里?
王熊驊:“新”體現在三個方面:新定位。四川省委、省政府將南充臨江新區定位為“三區一高地”,即成渝北翼現代產業發展集聚區、國家產城融合發展創新示范區、嘉陵江流域綠色發展引領區、四川東向北向開放合作新高地。
新動能。堅持科技引領,充分發揮南充的科教科研優勢,大力發展具有前瞻性、引領性、創新性的新興產業、朝陽產業,探索發展數字經濟、智能經濟、創意經濟、共享經濟等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著力把臨江新區建設成為面向未來、緊跟時代發展、充滿創新能力的科技新區、智慧新區、創新新區。
新未來。從現在到2025年,力爭用5年時間,新區在城市框架、核心功能區、產業組團和制度體系等方面初見成效,常住人口達到58萬人,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60億元;從2025年到2030年,新區城市形態基本形成,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建成,宜居宜業城市特色初步顯現,常住人口達到8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突破900億元;從2030年到2035年,新區城市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充分發揮,常住人口達到10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300億元,實現再造一個“南充城”。

記者:新區發展如何出特色?
王熊驊:城市建設出特色。南充臨江新區以“印象嘉陵江、生態大走廊、山水南充城”為主軸,依托“一江三河”(即嘉陵江、瀠溪河、蘆溪河、螺溪河),大營山、來龍山、鳳凰山等山水資源,形成一江入城、綠水串城、青山融城的生態大格局,力爭打造省級新區山水建城的典范。
產業發展出特色。立足新區資源稟賦,瞄準未來發展方向,確立汽車汽配、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的“千億級”主導產業,真正把臨江新區建設成為成渝北翼現代產業發展集聚區。